第 1 頁:第一節 產褥期母體變化 |
第 2 頁:第二節 產褥期臨床表現 |
第 3 頁:第三節 產褥期處理及保健 |
第二節 產褥期臨床表現
產后24小時內體溫可略升高,1周內伴有褥汗,10日內子呂降入骨盆腔內。
產后惡露的顏色及內容物隨時間而變化,一般持續4~6周。
產婦在產褥期的臨床表現屬于生理性變化。
1、生命體征 產后體溫多數在正常范圍內。體溫可在產后24小時內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可能與產程延長致過度疲勞有關。產后3~4日出現乳房血管、淋巴管極度充盈,乳房脹大,伴37.8℃~39℃發熱,稱為泌乳熱(breast fever),一般持續4~16小時,體溫即下降,不屬病態,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尤其是感染引起的發熱。產后脈搏在正常范圍內,一般略慢,每分鐘在60~70次。產后呼吸深慢,一般每分鐘14~16次,是由于產后腹壓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變為胸腹式呼吸所致。產褥期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變化不大。
2、子宮復舊 胎盤娩出后,子宮圓而硬,宮底在臍下一指。產后第1日略上升至臍平,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產后10日子宮降入骨盆腔內.
3、產后宮縮痛 在產褥期因子宮收縮引起下腹部陣發性劇裂疼痛,稱為產后呂痛(after—pains)。于產后1~2日出現,持續2~3日自然消失,多見于經產婦。哺乳時反射性縮宮素分泌增多使疼痛加重,不需特殊用藥。
4惡露產后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10chia)。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總量為250—500ml。因其顏色、內容物及時間不同,惡露分為:
(1)血性惡露(10chia mbra):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鮮紅,量多,有時有小血塊。鏡下見多量紅細胞、壞死蛻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惡露持續3~4目。出血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2)漿液惡露(10chia serosa):因含多量漿液得名,色淡紅。鏡下見較多壞死蛻膜組織、官腔滲出液、宮頸黏液,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且有細菌。漿液惡露持續/0日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為白色惡露。
(3)白色惡露(10chia alba):因含大量白細胞,色澤較白得名,質黏稠。鏡下見大量白細胞、
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白色惡露約持續3周干凈。
若子宮復舊不全(ute。us subinvolut·On)或官腔內殘留胎盤、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時,惡露增多,皿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并有臭味。
5、褥汗產后l周內皮膚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不屬病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