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產褥期母體變化 |
第 2 頁:第二節 產褥期臨床表現 |
第 3 頁:第三節 產褥期處理及保健 |
第三節 產褥期處理及保健
·產后2小時是產后嚴重并發癥高發時期,應留在產房內嚴密觀察。
·產褥期保健包括飲食起居、活動、避孕及產后檢查。
·推薦母乳喂養,按需哺乳。
·產后注意房間空氣流通,預防產褥中暑。
產褥期母體各系統變化很大,雖屬生理范疇,若處理和保健不當可轉變為病理情況。
一、產褥期處理
1、產后2小時內的處理產后2小時內極易發生嚴重并發癥,如產后出血、子癇、產后心力衰竭等,故應在產房內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子宮收縮情況及陰道流血量,并注意宮底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等。最好用彎盤放于產婦臀下收集陰道流血量。若發現子宮收縮乏力,應按摩子宮并肌內注射子宮收縮劑(縮宮素、前列腺素或麥角新堿)。若陰道流血量雖不多,但子宮收縮不良、宮底上升者,提示宮腔I勾有積血,應擠壓宮底排111積血,并給予子宮收縮劑。若產婦自覺肛門墜脹,提示有陰道后壁血腫的可能,應進行肛查確診后及時給予處理。在此期間還應協助產婦首次哺乳。若產后2小時一切正常,將產婦連同新生兒送回病室,仍需勤巡視。
2、飲食產后l小時可讓產婦進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進普通飲食。食物應富有營養、足夠熱量和水分。若哺乳,應多進食蛋白質、熱量豐富的食物,并適當補充維生素和鐵劑,推薦補充鐵劑3個月。
3、排尿與排便產后5日內尿量明顯增多,應鼓勵產婦盡早自行排尿。產后4小時內應讓產婦排尿。若排尿困難,除鼓勵產婦坐起排尿,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顧慮外,可選用以下方法:①用熱水熏洗外陰,用溫開水沖洗尿道外口周圍誘導排尿。熱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縮。②針刺關元、氣海、三陰交、陰陵泉等穴位。③肌內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1mg,興奮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若使用上述方法均無效時應予導尿,留置導尿管1~2日,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產后因臥床休息、食物缺乏纖維素,加之腸蠕動減弱,產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張力降低,容易發生便秘,應鼓勵產婦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動。若發生便秘,可口服緩瀉劑。
4、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每日應于同一時間手測官底高度,以了解子宮復舊情況。測量前應囑產婦排尿。每日應觀察惡露數量、顏色及氣味。若子宮復舊不全,紅色惡露增多且持續時間延長時,應及早給予子宮收縮劑。若合并感染,惡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宮壓痛,應給予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
5、會陰處理用0 05%聚維酮碘液擦洗外陰,每日2~3次,平時應盡量保持會陰部清潔及干燥。會陰部有水腫者,可用50%硫酸鎂液濕熱敷,產后24小時后可用紅外線照射外陰。會陰部有縫線者,應每日檢查切口有無紅腫、硬結及分泌物。于產后3~5日拆線。若傷口感染,應擔前拆線引流或行擴創處理,并定時換藥。
6、觀察情緒變化經歷妊娠及分娩的激動與緊張后,精神極度放松、剝哺育新生兒的擔心、產褥期的不適等,均可造成產婦情緒不穩定,尤其在產后3~i0日,可表現為輕度抑郁。應幫助產婦減輕身體不適,并給予精神關懷、鼓勵、安慰,使其恢復自信。抑郁嚴重者,需服抗抑郁藥物治療。
7、乳房護理 推薦母乳喂養,按需哺乳。母嬰同室,做到早接俐j、早吸吮。重視心理護理的 同時,指導正確哺乳方法。于產后半小時內開始哺乳,此時乳房內乳量雖少,可通過新生兒吸口;動作刺激泌乳。哺乳的時間及頻率取決于新生兒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脹的情況。哺乳前,母乳應洗手并用溫開水清潔乳房及乳頭。哺乳時,母親及新生兒均應選擇最舒適位置,一手拇指施在乳房上方,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放人新生兒口中,用手扶托乳房,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兒鼻孔。讓新生兒吸空一側乳房后,再吸吮另一側乳房,哺乳后佩戴合適棉質乳罩。每次哺乳后,應將新生兒抱起輕拍背部1~2分鐘,排出胃內空氣以防吐奶。對于陽光照射有限的新生兒,MNJL;f4協會f2()[]8年)推薦最初2個月每日補充維生索D4001U。哺乳期1年為宜,并可根據母親及嬰兒的意愿持續更久。乳汁確實不足時,應及時補充按比例稀釋的牛奶。哺乳開始后,遇下述情況應分別處理:
(1)乳脹:多因乳房過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哺乳前濕熱敷3~5分鐘,并按摩、拍打抖動乳房,頻繁哺乳、排空乳房。
(2)催乳:若出現乳汁不足,鼓勵乳母樹立信心,指導哺乳方法,按需哺乳、夜間哺乳,適當捌節飲食,喝營養豐富的肉湯。
(3)退奶:產婦因病不能哺乳,應盡早退奶。最簡單的退奶方法是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食湯汁,但有半數產婦會感到乳房脹痛。佩戴合適胸罩,口服鎮痛藥物,2~3日后疼痛減輕。
目前不推薦用雌激素或溴隱亭退奶。其他的退奶方法有:①生麥芽60~90g,水煎當茶飲,每日1劑,連服3~5日;②芒硝250g分裝兩紗布袋內,敷于兩乳房并包扎,濕硬時更換。
(4)乳頭皸裂:輕者可繼續哺乳。哺乳前濕熱敷3~5分鐘,擠出少許乳汁,使乳暈變軟,以利新生兒含吮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哺乳后擠少許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短暫暴露和干燥,也司涂抗生素軟膏或10%復方苯甲酸酊。皸裂嚴重者應停止哺乳,可擠出或用吸乳器將乳汁吸出后喂給新生兒。
8、預防產褥中暑產褥期因高溫環境使體內余熱不能及時散發,IIM@~性體溫調節功能障礙的急性熱病,稱為產褥中暑(puerp一1 heat sI·uke),表現為高熱、水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和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本病雖不多見,但起病急驟,發展迅速,處理不當能遺留嚴重后遺癥,甚至死亡。本病常見原因是由于舊風俗習慣怕產婦“受風”而要求關門閉窗,包頭蓋被,使居室和身體小環境均處在高溫、高濕狀態,影響產婦出汗散熱,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衰竭而出現高熱意識喪失和呼吸循環功能衰竭等中暑表現。臨床診斷根據病情程度分為:①中暑先兆:發病前多有短暫的先兆癥狀。表現為口渴、多汗、心悸、惡心、胸悶、四肢無力。此時體溫正常或低熱;②輕度中暑:中暑先兆未能及時處理,產婦體溫逐漸升高達38 5℃以上,隨后出現面色潮紅、胸悶、脈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滿布全身;③重度中暑:產婦體溫繼續升高達41~42%,呈稽留熱型,可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詬妄、抽搐、昏迷。如果處理不及時在數小時內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遺留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后遺癥。診斷需注意與產后子癇、產褥感染、敗血癥等才=II~II。治療原則是立即改變高溫和不通風環境,迅速降溫,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其中迅速降低體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應做好衛生宣教,破除舊風俗習慣,居室保持通風,避免室溫過高,產婦衣著應寬大透氣,有利于散熱,以舒適為宜。正確識別產褥中暑先兆癥狀對及時正確的處理十分重要。
二、產褥期保健
產褥期保健的目的是防止產后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產生,促進產后機體生理功能恢復。
1、飲食起居合理飲食,保持身體清潔,產婦居室應清潔通風,注意體息,至少3周以后才能進行全部家務勞動。
2、適當活動及做產后康復鍛煉產后盡早適當活動,經陰道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后6~12小時內即可起床輕微活動,于產后第2 IEI可在室內隨意走動。行會陰后一側切開或行剖宮產的產婦,可適當推遲活動時間。待拆線后傷I-!不感疼痛時,也應做產后康復鍛煉。產后康復鍛煉有利于身體恢復、排尿及排便,避免或減少靜脈栓塞的發生,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產后康復鍛煉的運動量應循序漸進。
3、計劃生育指導若已恢復性生活,應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不哺乳者可選用藥物避孕。
4、產后檢查包括產后訪視和產后健康檢查兩部分。產婦出院后,由社區醫療保健人員在產婦出院后3日、產后14 F1和產后28日分別做3次產后訪視,了解產婦及新生兒健康狀況,內容包括:①了解產婦飲食、睡眠等一般狀況;②檢查乳房,了解哺乳情況;③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④觀察會陰切口、剖宮產腹部即口;⑤了解產婦心理狀況。若發現異常應及時給予指導。
產婦應于產后6周去醫院常規隨診,包括全身檢查及婦利,檢查。前者主要測血壓、脈搏,查血、尿常規,了解哺乳情況,若有內科合并癥或產科合并癥應作相應檢查;后者主要觀察盆腔內生殖器是否已恢復至非孕狀態;同時應帶嬰兒在醫院做一次全面檢查。
[附]母乳喂養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作為衛生工作的重要環節。母乳喂養對母嬰健康均有益。
1、對嬰兒有益①提供營養及促進發育:母乳中所含營養物質最適合嬰兒的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其質與量隨嬰兒生艮和需要發生相應改變;②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喂養能明顯降低嬰兒腹瀉、呼吸道和皮膚感染率,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細胞,前者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纖維結合蛋白、雙歧因子等,后者如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③有利于牙齒的發育和保護:吸吮時的肌肉運動有助于面部正常發育,且可預防因奶瓶喂養引起的齲齒;④母乳喂養時,嬰兒與母親皮膚頻繁接觸、母嬰間情感聯系對嬰兒建立和諧、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
2、對母親有益①有助于防止產后出血:吸吮刺激使催乳素產生的同時促進縮宮索的產生,縮宮索使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②哺乳期閉經:哺乳者的月經復潮及排卵較不哺乳者延遲,母體內的蛋白質、鐵和其他營養物質通過產后閉經得以儲存,有利于產后恢復,有利于延長生育問隔;③降低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險性。此外,母乳涅鏖適宜,喂養嬰兒方便。
例題:
1.子宮降至骨盆腔內
A.產后8天
B.產后9天
C.產后10天
D.產后11天
E.產后12天
正確答案:C
2.關于初乳,下列哪項不正確
A.呈淡黃色,含有豐富的脂質
B.含蛋白質多
C.含乳糖較少
D.含β胡蘿卜素多
E.含大量免疫抗體,如分泌型IgA
正確答案:A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