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力模型的作用:確定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和行業可能達到的最終資本回報率。
(三)五力的分析方法
1.新進入者的威脅:
威脅大小取決于進入壁壘的高度。
決定進入壁壘(Entry Barriers)高度的主要因素 |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規模經濟表現為在一定時間內產品的單位成本隨總產量的增加而降低。新進入者要么大規模進入(投資大因而風險大),要么以較小規模進入(產品成本高,處于競爭劣勢) |
客戶忠誠度(Customer Loyalty):客戶忠誠度大則新進入者威脅低 | |
資本金投入(Capital Requirements):要求資金投入大則新進入者威脅低。(如制藥業和科技行業) | |
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s):轉換成本高則新進入者威脅低 | |
對銷售渠道的使用權:現有企業可能已經控制了現有銷售渠道,造成新進入者難以進入和使用這些渠道 | |
政府政策:政府可能通過限制執照發放(例如通訊和電視廣播行業)和限制外資(例如我國加入WTO后對金融行業的限制)的方式來限制某些公司進入某行業 | |
現有產品的成本優勢(與規模經濟無關):現有公司對市場非常了解、擁有主要客戶的信任、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并且擁有專利產品技術、獨占最優惠的資源、占據市場有利位置、獲得政府補貼和經驗曲線效應等 |
例子:進入鐵路行業的挑戰。
鐵路行業的進入壁壘很高,主要是因為鐵路行業在很多國家還是傳統的壟斷性行業,此外,鐵路基本建設需投入巨額資金。資金供給與需求的巨大缺口, 必須也必然要通過動員其他資金來源進行彌補。
2.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1)供應商是指那些向行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群體或個人,也包括勞動力和資本的供應商。
(2)供貨商的威脅手段有兩類:一是提高供應價格,二是降低供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
(3)在下列情況下,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強
在下列情況下,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強 | 市場中沒有替代品,因而沒有其它供貨商 |
該產品或服務是獨一無二的,且轉換成本非常高 | |
供應商所處的行業由少數幾家公司主導并面向大多數客戶銷售 | |
供應商的產品對于客戶的生產業務很重要 | |
企業的采購量占供應商產量的比例很低 | |
供應商能夠直接銷售產品并與企業搶占市場 |
例子:個人計算機芯片供應商議價能力
20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芯片產業一直被某美資公司壟斷,雖然市場上出現了其它臺資和中資的計算機芯片等供應商,但實力相差很遠。在這種情況下,美資公司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因此他們可以收取較高的價格。
3.購買商的議價能力:
(1)購買商是指該行業的客戶或客戶群:要求降低產品價格,要求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多的優質服務。
(2)在下列情況下,購買商的議價能力較強
購買商的議價能力較強 | 購買商從賣方購買的產品占了賣方銷售量的很大比例 |
購買商所購買的產品對其經營來說不是很重要,而且該產品缺少唯一性,導致購買商不需要鎖定一家供應商 | |
轉換其它供應商購買的成本較低 | |
購買商所購買的產品或服務占其成本的比例較高 | |
購買商所購買的產品或服務容易被替代 | |
購買商的采購人員具有高超的談判技巧 | |
購買商有能力自行制造或提供供應商的產品或服務 |
例子:一家大型炸雞連鎖店的議價能力。
一家大型炸雞連鎖店,在某國數個大城市都采用了不同指定供應商,為其供應全年的雞肉。為獲取高質量的、數量穩定和價格低廉的雞肉產品供應,炸雞店與各大供應商使用長期合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而對于供應商來說,炸雞店是最大的客戶,其購買的數量占供應商產出的很大比例。所以,供應商往往以低廉的價格和更優質的服務保留住這樣的大客戶。因此,對于炸雞店來說,它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很強。
4.替代產品的威脅:
(1)替代產品是指可由其它產業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它們具有的功能大致與現有產品或服務的功能相似,可滿足消費者同樣的需求。
(2)購買商面臨的替代品越多,購買商的議價能力就越高。
(3)替代品通過以下方面來影響一個行業的贏利性:設置價格上限、改變需求量和迫使企業投入更多資金并提高其服務質量。
例子:
電能汽車的替代產品。隨著社會“綠色”文化意識的增強和小型電動汽車的面世,電動車可能將成為下一代代步車中的新寵。因此,電能會是電油在小型汽車中的替代產品。
5.同業競爭者的競爭強度:
(1)同業競爭者的競爭強度是指行業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程度。
(2)取決于下列因素
同業競爭者的競爭強度影響因素 | 競爭者的數量。市場中的競爭者越多,競爭強度會越高。競爭者數量不多,但彼此規模實力相差不大,競爭也會很激烈。 |
行業增長率。如果行業增長緩慢,競爭激烈。如果行業增長快速,則競爭相對不激烈。 | |
行業的固定成本。行業的固定成本高,則現有企業為了降低單位固定成本而增加產量,造成競爭激烈。 | |
產品的轉換成本。購買者購買產品的轉換成本低則現有企業之間競爭激烈。 | |
不確定性。對行業內其他企業經營方式不確定性越大,則競爭越激烈。 | |
戰略重要性。如果企業最重要的戰略目標是獲得成功,則企業可能會采取具有競爭力的行為來達成目標。 | |
退出壁壘。退出壁壘大則現有企業競爭越激烈。 |
例子:A國運動鞋業市場競爭強度
A國運動鞋市場被認為具有挑戰性并已飽和,競爭激烈且增長緩慢,市場上已有的兩三個主要品牌搶占了超過一半的A國市場份額并保持穩定,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較強。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