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考情分析 |
第 2 頁: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
(十五)全面預算——《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5號-全面預算》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5號-全面預算》所稱全面預算,是指企業對-定期間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財務活動等作出的預算安排。
實行全面預算管理需關注的主要風險包括:
(1)不編制預算或預算不健全,可能導致企業經營缺乏約束或盲目經營。
(2)預算目標不合理、編制不科學,可能導致企業資源浪費或發展戰略難以實現。
(3)預算缺乏剛性、執行不力、考核不嚴,可能導致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關鍵控制點 |
控制措施 |
預算編制 |
(1)企業應當建立和完善預算編制工作制度,明確編制依據、編制程序、編制方法等內容.確保預算編制依據合理、程序適當、方法科學,避免預算指標過高或過低 (2)企業應當根據發展戰略和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綜合考慮預算期內經濟政策、市場環境等因素,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編制年度全面預算 (3)企業預算管理委員會應當對預算管理工作機構在綜合平衡基礎上提交的預算方案進行研究論證,從企業發展全局角度提出建議.形成全面預算草案,并提交董事會 (4)企業董事會審核全面預算草案,應當重點關注預算科學性和可行性,確保全面預算與企業發展戰略、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相協調 |
預算執行 |
(1)企業應當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明確預算指標分解方式、預算執行審批權限和要求、預算執行情況報告等,落實預算執行責任制,確保預算剛性,嚴格預算執行 (2)企業全面預算-經批準下達,各預算執行單位應當認真組織實施,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從橫向和縱向落實到內部各部門、各環節和各崗位,形成全方位的預算執行責任體系 (3)企業應當根據全面預算管理要求.組織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和投融資活動,嚴格預算執行和控制 (4)企業預算管理工作機構應當加強與各預算執行單位的溝通,運用財務信息和其他相關資料監控 預算執行情況,采用恰當方式及時向決策機構和各預算執行單位報告、反饋預算執行進度、執行差異及其對預算目標的影響,促進企業全面預算目標的實現 (5)企業預算管理工作機構和各預算執行單位應當建立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制度,定期召開預算執行分析會議,通報預算執行情況,研究、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6)企業批準下達的預算應當保持穩定,不得隨意調整 |
預算考核 |
(1)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預算執行考核制度,對各預算執行單位和個人進行考核,切實做到有獎有懲、獎懲分明 (2)企業預算管理委員會應當定期組織預算執行情況考核,將各預算執行單位負責人簽字上報的預算執行報告和已掌握的動態監控信息進行核對,確認各執行單位預算完成情況。必要時,實行預算執行情況內部審計制度 (3)企業預算執行情況考核工作,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考核過程及結果應有完整的記錄 |
【提示】預算管理委員會主要的職責有:(1)擬定預算目標和預算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2)組織編制、平衡預算草案;(3)下達經批準的預算,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問題;(4)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督促完成預算目標。總會計師或分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應當協助企業負責人負責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例題13·多選題】下列有關預算管理委員會職責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擬定預算目標和預算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
B.下達經批準的預算,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問題
C.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督促完成預算目標
D.編制預算
【答案】ABC
【解析】預算管理委員會主要的職責有:(1)擬定預算目標和預算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2)組織編制、平衡預算草案;(3)下達經批準的預算,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問題;(4)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督促完成預算目標。
(十六)合同管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6號-合同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6號-合同管理》所稱合同,是指企業與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等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協議。
【提示】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不適用本指引。
合同管理需關注的主要風險包括:
(1)未訂立合同、未經授權對外訂立合同、合同對方主體資格未達要求、合同內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詐,可能導致企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2)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監控不當,可能導致企業訴訟失敗、經濟利益受損。
(3)合同糾紛處理不當,可能損害企業利益、信譽和形象。
關鍵控制點 |
控制措施 |
合同的訂立 |
(1)企業對外發生經濟行為.除即時結清方式外,應當訂立書面合同 (2)企業應當根據協商、談判等的結果.擬訂合同文本,按照自愿、公平原則,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做到條款內容完整,表述嚴謹準確,相關手續齊備,避免出現重大疏漏 (3)企業應當對合同文本進行嚴格審核,重點關注合同的主體、內容和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內容是否符合企業的經濟利益,對方當事人是否具有履約能力,合同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條款是否明確等 (4)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與對方當事人簽署合同 (5)企業應當建立合同專用章保管制度 (6)企業應當加強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經批準,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訂立與履行過程中涉及的商業秘密或國家機密 |
合同的履行 |
(1)企業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嚴格履行合同,對合同履行實施有效監控,強化對合同履行情況及效果的檢查、分析和驗收,確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 (2)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現有顯失公平、條款有誤或對方有欺詐行為等情形.或因政策調整、市場變化等客觀因素.已經或可能導致企業利益受損,應當按規定程序及時報告.并經雙方協商-致,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辦理合同變更或解除事宜 (3)企業應當加強合同糾紛管理,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糾紛的,應當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在規定時效內與對方當事人協商并按規定權限和程序及時報告 (4)企業財會部門應當根據合同條款審核后辦理結算業務 (5)合同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合同登記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對合同進行統計、分類和歸檔,詳細登記合同的訂立、履行和變更等情況,實行合同的全過程封閉管理 (6)企業應當建立合同履行情況評估制度,至少于每年年末對合同履行的總體情況和重大合同履行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對分析評估中發現合同履行中存在的不足,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