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或有事項會計的具體應用
一、未決訴訟或未決仲裁
應當注意的是,對于未決訴訟,企業當期發生的訴訟損失金額與已計提的相關預計負債之間的差額,應分別情況處理:
(一)企業在前期資產負債表日,依據當時實際情況和所掌握的證據合理預計了預計負債,應當將當期實際發生的訴訟損失金額與已計提的相關預計負債之間的差額,直接計入或沖減當期營業外支出。
(二)企業在前期資產負債表日,依據當時實際情況和所掌握的的證據,原本應當能夠合理估計訴訟損失,但企業所作的估計卻與當時的事實嚴重不符(如未合理預計損失或不恰當地多計或少計損失),應當按照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企業在前期資產負債表日,依據當時實際情況和所掌握的證據,確實無法合理預計訴訟損失,因而未確認預計負債,則在該項損失實際發生的當期,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四)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或說明的未決訴訟,按照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二、債務擔保
三、產品質量保證(銷售費用)
四、虧損合同
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同時該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其中,待執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或部分履行了同等義務的合同。企業與其他企業簽訂的商品銷售合同、勞務提供合同、租賃合同等,均屬于待執行合同,待執行合同不屬于或有事項。但是,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的,應當作為或有事項。虧損合同,是指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發生的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預計負債的計量應當反映退出該合同的最低凈成本,即履行該合同的成本與未能履行該合同而發生的補償或處罰兩者之中的較低者。企業與其他單位簽訂的商品銷售合同、勞務合同、租賃合同等,均可能變為虧損合同(應聯系建造合同的預計虧損)。
企業對虧損合同進行會計處理,需要遵循以下兩點原則:
首先,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需支付任何補償即可撤銷,企業通常就不存在現時義務,不應確認預計負債;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可撤銷,企業就存在了現時義務,同時滿足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應當確認預計負債。應按照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與違約金兩者中的較低者確認一項預計負債。
其次,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通常不需確認預計負債,如果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五、重組義務
重組是指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將顯著改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屬于重組的事項主要包括:
1.出售或終止企業的部分業務;
2.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較大調整;
3.關閉企業的部分營業場所,或將營業活動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遷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企業因重組而承擔了重組義務,并且同時滿足預計負債的三項確認條件時,才能確認預計負債。
首先,同時存在下列情況的,表明企業承擔了重組義務:
1.有詳細、正式的重組計劃,包括重組涉及的業務、主要地點、需要補償的職工人數、預計重組支出、計劃實施時間等;
2.該重組計劃已對外公告。
其次,需要判斷重組義務是否同時滿足預計負債的三個確認條件,即判斷其承擔的重組義務是否是現時義務、履行重組義務是否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重組義務的金額是否能夠可靠計量。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確認條件,才能將重組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
(二)重組義務的計量
企業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其中,直接支出是企業重組必須承擔的直接支出,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
由于企業在計量預計負債時不應當考慮預期處置相關資產的利得或損失,在計量與重組義務相關的預計負債時,也不考慮處置相關資產(廠房、店面,有時是一個事業部整體)可能形成的利得或損失,即使資產的出售構成重組的一部分也是如此,這些利得或損失應當單獨確認。
表13-1 與重組有關支出的判斷表
支出項目 |
包括 |
不包括 |
不包括的原因 |
自愿遣散 |
√ |
||
強制遣散(如果自愿遣散目標未滿足) |
√ |
||
將不再使用的廠房的租賃撤銷費 |
√ |
||
將職工和設備從擬關閉的工廠轉移到繼續使用的工廠 |
√ |
支出與繼續進行的活動相關 | |
剩余職工的再培訓 |
√ |
支出與繼續進行的活動相關 | |
新經理的招募成本 |
√ |
支出與繼續進行的活動相關 | |
推廣公司新形象的營銷成本 |
√ |
支出與繼續進行的活動相關 | |
對新分銷網絡的投資 |
√ |
支出與繼續進行的活動相關 | |
重組的未來可辨認經營損失(最新預計值) |
√ |
支出與繼續進行的活動相關 | |
特定不動產、廠場和設備的減值損失 |
√ |
減值準備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進行評估,并作為資產的抵減項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