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5 頁:簡答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1 頁:簡答題答案 |
第 12 頁:綜合題答案 |
四、綜合題
1.2012年1月ABC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對甲公司2011年財務報表實施審計,甲公司主要從事服裝的生產和銷售業務。A注冊會計師擔任項目合伙人。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資料一:
(1)甲公司主導產品A產品2011年和2010年的銷售明細賬見資料二,該產品銷售無明顯淡旺季之分,市場需求穩定,原材料供應充足。
(2)因競爭者新產品開發上市,導致甲公司生產的B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下跌,毛利率為-7%,經了解該產品占公司庫存商品的1%,其銷售收入所占比例很小。甲公司的其他產品銷售毛利率在15%-25%之間。
(3)2011年末受到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甲公司在歐洲地區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原來的25天,延長至90天。
(4)2011年甲公司將海外的主要業務由歐洲轉往中東地區,以借助當地的能源優勢更好的開拓市場,但目前該地區尚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
(5)由于2011年前10個月銷售業績未能達到董事會制定的比上年同期增長17%的目標,甲公司撤換了銷售經理,由副總經理親自上任主抓銷售。
資料二:
2011年(未審數) | 2010年(已審數) | ||||
數量(件) | 營業收入(萬元) | 營業成本(萬元) | 數量(件) | 營業收入(萬元) | 營業成本(萬元) |
5000 | 995000 | 746250 | 4000 | 796000 | 676600 |
資料三:
(1)從營業收入明細賬中選取大額異常項目,追查至銷售單、銷售發票副本以及發運憑證;
(2)復算銷售發票上的數據;
(3)檢查壞賬準備的計提是否正確;
(4)追查銷售發票上的詳細信息至發運憑證、經批準的商品價目表和客戶訂購單。
要求:
(1)針對資料一中(1)至(5)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賬務報表項目(僅限于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的哪些認定相關。
事項 | 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 理由 | 報表層次/認定層次 | 涉及的主要賬戶及認定 |
1 | ||||
2 | ||||
3 | ||||
4 | ||||
5 |
(2)逐項判斷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對發現根據資料一識別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與資料一的第幾個事項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并簡要說明理由。
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序號 | 所列實質性程序對發現根據資料一識別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是否直接有效 | 與資料一的第幾個事項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 | 理由 |
(1) | |||
(2) | |||
(3) | |||
(4) |
2.2011年12月ABC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對戊公司2011年財務報表實施審計,戊公司主要從事電子的生產和銷售業務。A注冊會計師擔任項目合伙人。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戊公司情況及其環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資料一:
(1)由于2010年W產品供不應求,戊公司治理層提出2011年將W產品銷量提高10%、毛利率提高3%的目標,并規定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的升降幅度為毛利升降幅度的5倍。
(2)2011年初,由于人工的上升,戊公司X產品的單位成本比上年上升了10%,與此同時,X產品的銷售價格也比上年上升了5%。
(3)2011年,電子行業原材料價格基本保持穩定,但隨著產品的快速更新換代,銷售價格
頻繁變化,戊公司也多次調整商品價目表,競爭進一步加劇。
(4)為實現年度經營目標,提高工作效率和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性,戊公司決定由銷售經理兼任信用管理部門負責人。
(5)2011年戊公司啟用了新的財務信息系統,由于新系統的相關數據模塊運行不夠穩定,運算結果有時存在誤差,因此采用手工錄入方式予以修正,并且只有財務經理有權在系統中錄入修正數據。
資料二:
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搞中記錄了所獲取的戊公司合并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年份 | 2011年未審數 | 2010年已審數 |
主要產品 | X產品 | X產品 |
營業收入 | 9003 | 8125 |
營業成本 | 6300 | 6501 |
資料三:
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作底稿中記錄了實施的相關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從接近2010年末發運憑證中選取樣本,追查銷售發票和營業收入明細賬;
(2)從營業收入明細賬中選取大額記錄,追查至營業成本明細賬,確認所記載的銷售產品數量與所結轉的存貨數量是否一致;
(3)追查銷售發票上的詳細信息至發運憑證、經批準的商品價目表和客戶訂購單;
(4)將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加總,追查其至總賬的過賬。
要求:
(1)針對資料一第(1)項至第(5)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賬戶(僅限于: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的哪些認定(每個財務報表項目僅限一種認定)相關。
事項序號 | 是否可能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是/否) | 理由 | 風險的層次(財務/認定)或涉及的財務報表項目 | 相關認定 |
(1) | ||||
(2) | ||||
(3) | ||||
(4) | ||||
(5) |
(2)逐項判斷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對發現根據資料一識別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與資料一的第幾個事項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并簡要說明理由。
資料三 所列實 質性程 序序號 | 所列實質性程序 對發現根據資料 一識別的認定層 次重大錯報是否 直接有效 | 與資料一的 第幾個事項 的認定層次 重大錯報風 險直接相關 | 理由 |
(1) | |||
(2) | |||
(3) | |||
(4) |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