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判斷題 |
第 2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多項選擇題】
1.ABD
[解析]
公安機關的民主職能,是指公安機關依法保護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的社會效能。公安機關民主職能的實質,就是保障人民享有國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公安機關民主職能的內容包括:保障人民充分享受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人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享受正常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用民主的方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依靠人民群眾搞好公安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ABCD
[解析]
近代警察與古代警察的區別:
(1)近代警察的職能主要集中在警察機關,古代警察職能由行政官吏、軍隊、審判機關分別行使。
(2)近代警察形成了專門的警察隊伍,古代警察尚未形成專門的警察組織。
(3)近代警察強調了法制,古代警察執法極不嚴格。
(4)近代警察有統—的制式服裝,古代警察沒有專門的服裝。
3.BCD
[解析]
“湖南保衛局”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專職警察機構,于1898年由湖南巡撫陳寶箴在長沙設立。在新中國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機關主要有:
(1)中央特科。
、僦醒胩乜朴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由周恩來主持的中央特委直接領導,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央機關設立的最早的保衛組織。
②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務是:保衛黨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的安全;搜集情報、掌握敵情;懲辦特務、叛徒、內奸;建立秘密交通聯絡和秘密電臺。
、壑醒胩乜频墓儯阂皇情_創了中國共產黨的保衛工作,積累了保衛工作的豐富的經驗。這對以后公安保衛工作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二是保衛了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同志的安全。1931年4月,中央特科打人敵特機關內部的錢壯飛同志搶在敵人行動之前將顧順章叛變的情況報告了黨中央,周恩來同志據此采取斷然措施,保衛了黨中央的安全。三是收集了了大量的有價值的情報。四是鎮壓了一批背叛革命、出賣黨的領導干部的叛徒,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2)國家政治保衛局。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一次中華蘇維埃工農兵代表大會上,成立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以原來的蘇區中央局保衛處為基礎,組建了國家政治保衛局,這是我國最早的人民政權的公安保衛機關。
(3)陜甘寧邊區和各敵后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警察。
1938年5月成立的延安市警察隊,全稱“陜甘寧邊區人民警察”,簡稱“邊警”。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較正規的人民警察隊伍。
(4)社會部。
1939年2月,中央決定在黨的高級組織內成立社會部,下設偵查、治安、情報、干部保衛和中央警衛團等機構。
社會部的任務是:與敵偽特務、奸細作斗爭,保障黨的政治、軍事任務的完成和組織的鞏固,開展對敵情報工作和掌握敵人動向,進行鋤奸宣傳,培養鋤奸骨干,負責軍隊和尚未建立民
主政權的新辟根據地的鋤奸保衛工作。
(5)各解放區的公安保衛機關。
解放戰爭時期,公安工作的重點逐步從農村轉入城市。
4.ABCD
[解析]
根據《人民警察法》第6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必須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1)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2)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3)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4)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5)管理槍支彈藥、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6)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7)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8)管理集會、游行、示威活動;
(9)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10)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11)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和監外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對被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實行監督、考察;
(12)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13)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范工作;
(1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5.ABCD
[解析]
公安機關各警種間的分工與協作是各警種正確履行職責不可缺少的條件,公安機關為了使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職責,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設置了專門的業務警察建制,從而形成了警種。然而人民警察是個整體,其戰斗力取決于各警種協同作戰、整體作戰的能力。因此,各警種之間的分工是根據各警種的任務、職責、權限的不同而劃分的,是為了便利日常工作。這種分工是相對的,在發生重大事件或突發性事件時,往往是各警種聯合作戰,在需要履行職責時,不允許人民警察借口不屬其職責范圍而拒絕執行。
6.AC
[解析l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為預防和制止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可在一定的區域和時間,限制人員、車輛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時可以采取相應的交通管制措施?h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經上級公安機關和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突發事件,可以根據情況實行現場管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強行驅散,并將拒不服從的人員強行帶離現場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7.ABC
[解析]
對于推進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公安機關首先要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同時,要在有關部門協作配合和廣大群眾的支持下,積極完成以下任務:
(1)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依法嚴懲各種嚴重刑事犯罪分子。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是打擊的重點和關鍵,是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記“重拳”。
(2)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堅持“打防并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
(3)配合有關部門搞好維護社會穩定的各項工作。切實加強各項行政管理措施,把治安管理同各項經濟活動的管理、社會生活的管理結合起來,落實綜合治理的各項具體措施,搞好重點地段和復雜公共場所的秩序,及時發現和解決事故苗頭,掃除社會丑惡現象。加強對社會動向和群眾情緒的了解,努力協助有關部門調解、疏導群眾之間的糾紛。及時、穩妥地處理因人民內部矛盾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加強對管制、緩刑、監外執行、假釋、保外就醫和在看守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改造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與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對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和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工作。
8.ABCD
[解析]
正確貫徹執行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應泣意的問題:
(1)要在懲辦的前提下寬大。對犯罪分子,必須依法懲辦,不讓其逃避刑事責任。沒有懲辦的壓力,犯罪分子是不會輕易地走坦白自首道路的。越是打擊不力,坦白自首的越少;反之,犯罪分子感到難于逃避懲罰,坦白自首的可能性才會增長。
(2)要爭取多數從寬。在堅持依法懲辦的前提下,可能選擇坦白從寬道路的犯罪分子總是多數。應當爭取、挽救多數,擴大坦白從寬面,以孤立和集中打擊極少數首惡分子和頑固分子。
(3)當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必須依法兌現,才能取信于人。有從寬情節的,一定要從寬;有從嚴情節的一定要從嚴,否則就會失去政策的威力。
(4)要善于從宏觀上運用政策的威力。對違法犯罪分子發動政治攻勢,爭取更多的犯罪分子走坦白自首的道路,積極揭發、檢舉,提供破案線索。
9.CD
[解析]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10.ABD
[解析]
《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1款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北驹瓌t明確了一切行政處罰,包括治安管理處罰,都必須公正、公開,即作為治安管理處罰依據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都應當是公布的,執法人員的身份應當是公開的,處罰所依據的事實、理由和處罰決定等也應當向當事人公開。另外,聽證會應當公開,目的是避免治安管理處罰有失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