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判斷題 |
第 2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單選選擇題】
1.A
[解析]
警察的職能,是指警察的社會效能和作用。警察的職能是由國家的職能決定的。警察不僅是國家實行階級專政的工具,而且是國家管理社會的行政機構。因此,警察具有階級性和社會性相統一的特點。警察的階級性表現在它的政治鎮壓職能上;警察的社會性表現在它的社會管理職能上。警察的政治鎮壓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構成了警察的基本職能。
(1)政治鎮壓職能,是指警察使用暴力,對威脅統治階級的政治統治與國家安全的政治勢力實行鎮壓。警察的這一職能,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強烈的階級性。
(2)社會管理職能,是指警察運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維護一定社會制度下的社會秩序。警察的這一職能,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群眾性。
(3)警察的這兩種職能,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警察的政治鎮壓職能是社會管理職能的前提,社會管理職能是政治鎮壓職能的基礎。但是,警察的這兩種職能并非處于同等地位,政治鎮壓職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因為有了鞏固的政治統治,才能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行使管理職能。
2.A
[解析]
(1)近代警察是適應資本主義制度需要而建立起來的專門執行警察職能的機構和官吏。
近代警察發端于西歐,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和社會分工日益細密的必然結果。近代警察首先是在歐洲資本主義較為發達的國家建立起來的。
(2)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較早的國家是法國和英國。1789年法國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建
立了保安官制度,即實行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警察制度。1829年,英國通過了《警察法》,并由羅伯特•庇爾建立了首都倫敦警察廳。此后,資產階級國家紛紛實行警察行政。
(3)由于受英、法兩國警察制度的影響,形成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警政管理體制:以英國為代表的地方自治制;以法國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制。
3.D
[解析]
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標準。
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證。
4.B
[解析]
公安機關負責短期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等刑罰的執行。
5.C
[解析]
刑事警察簡稱“刑警”,是負責刑事案件偵破工作的人民警察。包括刑事偵查人員和從事刑事科學技術的法醫、化驗員、鑒定員、警犬訓練員等。其主要的職責有:依法進行公開的、秘密的專門調查和運用刑事科學技術手段,揭露和打擊刑事犯罪;運用公開管理手段、秘密力量,依靠人民群眾聯防控制社會上的復雜場所,限制和縮小犯罪分子的活動空間;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動規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動。
6.C
[解析]
公安機關權力作為一種國家權力,具有如下特點:
(1)法定性。公安機關的各項權力,都是由國家法律和法規規定的,反映國家的意志。
(2)強制性。所謂特殊強制性,是指公安機關權力以暴力為后盾,能夠采取行政的、刑事的強制手段和措施,特別是對犯罪分子,可以采取人身方面的強制,而公安權力的實施對象只能服從。
(3)特許性。法律規定的公安權力,只能由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行使,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均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4)單向性。公安機關權力的行使,是國家意志單向性表示,不以相對人同意與否為先決條件。
7.[解析]
巡邏警察簡稱“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線或一定地段用巡邏方式進行勤務活動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職責有:維護轄區內的治安秩序,預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發性事件;預防和制止犯罪行為;參加處置災害性事故;維護交通秩序;接受公民報警;勸解、制止公共場所發生的民間糾紛;為社會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務等。
8.B
[解析]
國內安全保衛,即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偵查和防范工作。國內安全保衛工作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緊緊依靠群眾,以秘密的偵查手段和公開的斗爭形式,防范、發現和打擊一切敵對勢力、敵對分子的各種陰謀破壞活動,以保衛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保障國家安全,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國內安全保衛工作是黨和國家賦予公安機關的一項特殊使命,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尖銳性和復雜性的特點。
9.A
[解析]
刑事執法工作主要是依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同刑事犯罪作斗爭的一系列工作。包括:(1)國內安全保衛工作;(2)刑事偵查工作;(3)刑事強制工作;(4)羈押工作;(5)執行刑罰工作
10.B
[解析]
公安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指為各項公安工作提供物質條件,進行后勤保障的服務工作。
包括:①財務保障;②裝備保障;③生活保障;④信息保障。其中,財務保障為各項工作提供經費,并有計劃地、合理地使用經費。
11.C
[解析]
各級公安機關要接受同級黨委的政法委員會的領導。公安部要接受中央政法委員會的領導,各級地方公安機關要接受各級黨委的政法委員會的領導。
12.A
[解析]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是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具體包括如下兩方面含義:
(1)在我國的各種政治力量中,只能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公安工作。
(2)公安機關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
13.B
[解析]
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分子,是維護穩定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需要;是團結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密切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密切警民關系的需要;是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所謂依法從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規定,在量刑幅度以內從重處刑。所謂依法從快,是指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審理案件的時限以內迅速地審結案件。
貫徹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特定適用范圍。依法從重從快懲處的對象是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
(2)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從重從快不是不講質量,而是要堅持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準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從重從快的前提是依法,要做到準確、及時、合法。
(3)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對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一律從寬或不予處罰。
14.B
[解析]
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方針,是指導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各項活動的基本方針,貫穿于公安工作的各個方面,被公安法規所確認,并體現在公安人員的紀律中。公安機關和廣大群眾結合得好不好,責任在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方面。
15.C
[解析]
公安政策是由黨和國家所制定的。首先是由黨提出來的,是黨關于公安工作的主張和要求,體現了黨的意志。然后,經過一定的程序,成為國家的公安政策,體現了國家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