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4 頁:數量關系 |
第 6 頁:判斷推理 |
第 10 頁:常識判斷 |
第 12 頁:資料分析 |
三、閱讀理解:(共10題,每道題包含一段話,后面是一個不完整的陳述。要求你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來完成陳述。你的選擇應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請開始答題:
21.金磚國家的經濟活力和發展前景令國際社會刮目相看.但現階段這些國家自身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如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金融市場功能尚不完善,地區發展差異明顯等。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要充分發揮金融的核心作用,通過加強金融合作、探索合作機制、豐富合作內容、完善合作方式,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這段文字意在說明金磚國家( )。
A.迫切需要深化金融合作
B.自身經濟發展面臨困境
C.具有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潛力
D.目前以金融業為工作重點
22.閱讀同看電影、看錄像、聽音樂會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一塊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而前者只是孤燈下的一盞清茶,只可獨啜,仿佛傾聽一個遙遠的靈魂對你一個人竊竊私語,他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人說過同樣的話,但此時你感覺他只在為你而歌唱。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恰當的是( )。
A.在閱讀中最能體驗孤獨的滋味
B.閱讀的收獲難以與人分享
C.閱讀的樂趣來源于內心的體會
D.閱讀的魅力需獨自品味
23.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提出“測定生物大分子質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兩個月發明更有效的測定方法的德國化學家米夏埃爾.卡拉斯和弗倫茨·希倫坎普只好望洋興嘆: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首次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兩位法國科學家西諾西和蒙塔尼,另一位為“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貢獻的美國科學家蓋洛則名落孫山……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
A.以“第一”論英雄是一些國際科學獎項所遵循的原則
B.諾貝爾獎獲獎成果基本上都經過長時間的沉淀和考驗。
C.科學研究中的發明和創造是不折不扣的一種智力冒險
D.國際大獎注重的是發現者在科研中獨一無二的貢獻
24.調查顯示,2010年有41.6%的城鎮居民對文化消費持謹慎態度,有24%的居民家庭沒有訂報紙和雜志,有75%的居民很少去或沒有去過電影院。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城鎮居民對文化消費沒有興趣
B.報紙、雜志、電影票價格偏高
C.城鎮居民的文化消費水平偏低
D.文化產品不重視城鎮消費群體
25.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報告,發達國家的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80%左右,發展中國家一般在70%以上。近30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增長較快,投資率較高,消費率呈現出穩步下降的趨勢,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例大約在55%-65%之間波動。2001年至今,消費率則一直保持在60%以下。國民消費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從這段話中可以推斷出,我國的消費政策應調整為( )。
A.維持現有的國民消費水平,使國民經濟發展保持一定的后勁
B.進一步提高國民消費水平,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C.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努力促使消費水平穩步下降
D.積極提倡超前消費,力爭超越發達國家80%的消費指標
26.某市出臺限購令后,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該市限購令出臺,并希望該市房價在限購令的影響下能有所下降。從搜房網調查結果來看,限購令出臺一個月后,近7成網友對該市限購令表示不滿意,他們認為在這一個月期間的調控效果一般,沒有預想中的那么給力。
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 )。
A.搜房網對某市限購令出臺后效果的調查
B.網友對某市限購令的看法
C.某市限購令出臺后的效果
D.某市出臺限購令
27.魯迅是令我肅然起敬的中國作家,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的人品與作品是一致的.他的言論即是他的行動。毋庸諱言,當下我們的文壇并不缺乏有思想智慧、有敘事能力、有語言技巧的作家。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作家,雖著作等身,榮譽滿載,可是人本與文本南轅北轍,人品與作品天上地下。這樣的作家多了,久而久之,讀者對作家的信任感將大大減弱,對文學的認知和情感也將因此改變,這對整個文學藝術來說都是莫大的遺憾和損失。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魯迅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作家,因為他的言論即是他的行動
B.對作家的信任感的高低決定了讀者對文學的認知和情感
C.在當代文壇,作家人本與文本背離的現象非常普遍
D.作家應注重對自己品格的塑造,以保證人品與作品的一致
28.在中國社會結構劇烈變化、利益高度分化的今天,不可否認,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反差,甚至是“茅屋旁邊忽然聳立起一座宮殿”式的強烈反差。在現階段,一些負面情緒的滋生難以避免,比如焦躁疑懼、迷茫失落、憤青思維、拜金主義等。這些心態問題不能歸咎為公眾的“不寬容”、“不理性”、“不淡定”。但在“一切向錢看、向權看”之風漸起,不安全感、焦灼疑慮加重的情況下,如果一些媒體只出于傳播考慮。率先放棄客觀理性,采用“隋緒表達”,去層層放大負面情緒和畸形價值觀.那就是在放棄媒體責任,也是在破壞社會信心。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負面情緒的滋生與泛濫是轉型期社會的必然產物
B.媒體應盡量淡化負面信息,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C.負面信息的大量傳播會對社會信心產生不良影響
D.媒體不該偏好負面情緒表達,應承擔起其社會責任
29.生硬地植入與劇情無關、與作品審美游離的商業性廣告只會招致觀眾的厭惡、敗壞作品的藝術品質。影視創作者倘若能運用智慧,發揮藝術創造性,將廣告以美的規律水乳交融般融入劇情內容與藝術理想之中,在兩者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真正實現藝術性的深層內置與隱性交融,這樣的廣告會得到觀眾的理解.要比強硬植入來得更高明與更巧妙。廣告植入需要藝術創新思維孵化與審美理想浸潤.而非生硬與蠻橫般的霸權性植入。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在電視劇中間植入商業性廣告的行為應該予以禁止
B.生硬地植入與劇情無關的廣告會招致觀眾的厭惡
C.影視劇廣告植入應體現藝術性和審美需求
D.廣告植入的效果是影響作品藝術品質的關鍵因素
30.新世紀開始,中國詩歌似乎進入了缺乏創新激情的貧乏狀態,擺脫不了平庸的糾纏,那些曾經讓讀者心動不已的具有獨創性的藝術精品似乎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漸行漸遠。造成當前中國詩歌創作難盡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則是在全球化和市場化潮流的推動下,隨著整個社會的文學審美意識的普遍弱化而導致的詩歌評價標準的缺失。因此,打破中國詩歌創作面臨的艱難困境.提升中國詩歌的精神凝聚力的途徑之一就是重新認識中國詩歌的評價標準。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中國詩歌缺乏精品,進入了缺乏創新激情的貧乏狀態
B.全球化和市場化的影響是當前詩歌創作難盡人意的關鍵因素
C.當前詩歌的落寞與社會的文學審美意識整體弱化相關
D.打破中國詩歌創作困境應從重新認識中國詩歌的評價標準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