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參與救災行動之時,救災車輛遇到了尷尬情境。前往災區的車輛經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被要求交過路費,引起了熱議,到底救災車是否要收過路費?
【背景材料】“21日,記者在前往災區的“生命通道”上,發現不少載有救災物資的大型車輛已在雅安市內等候了近一天一夜。據悉,堵塞大多發生在滎經出口到蘆山縣的省道,因為要穿越山區,雙向單車道較狹窄,一些大型機械車輛在轉彎處難以通過,從而造成了道路的堵塞。”
生命搜索線上再現生死時速。21日凌晨1點30分從北京南苑機場起飛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一行200人欲飛奔蘆山縣災區,但不給力的交通讓這支隊伍用了12個小時才抵達。
救援隊由搜索營救隊員、地震救援領域專家和技術人員、醫療救護隊員組成,共200人。其中,地震專家21人,醫護人員39人,救援隊員140人。此外,救援隊還攜帶2輛救援車輛和2萬多件工具及醫療藥品等,共30余噸物資,以及12條搜救犬。
救援隊早晨5點25分就到達邛崍軍用機場,按照原定計劃,上午就該開展搜救的救援隊遲遲未到,讓位于蘆山縣的地震局指揮部負責人十分著急。記者在現場看到,有關負責人不斷與抗震指揮部聯絡,后在成都軍區連勤部隊的協助下不斷超車方才抵達。
【網友觀點】
網友1: ”今天早上才聽說說某省為了收費堵了十幾二十幾輛救災物資車輛。不知道那些人咋想的……’’
網友2:”兩方面 一是收費人員恪盡職守沒有問題 二是積極參與救災也要鼓勵。那么誰錯了呢 制度 ……”
網友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個人、政府、社會對災情的重視,對災民的關心。有目共睹,值得感動。但對于這種特殊時期還進行收費的做法,我認為是不對的。
【專家剖析】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相關地方政府、公司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民生,沒有堅守最低的道德底線。
2、國家缺乏一個宏觀調控,對應急預案考慮不夠周全。沒有規劃好一個支救通道等。
3、政府工作一味盲從于規定,過于僵化。不能夠做到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4、公眾缺乏一個有效的監督手段,監督渠道。
災情危機容不得半點含糊,應當采取積極有效措施:
1、政府、路政部門及時開通一個便民通道
2、國家對于救災力量進行一個科學的調配
3、對行政部門等工作加強靈活性指導
4、公眾利用法律、網絡、媒體等手段進行有效監督
一時之間,這個話題還很多有定論。在災難發生后,與之有關的各方面都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