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案例分析題、公文改錯、綜合分析題 |
第 7 頁:答案與解析 |
16.新時期我國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
A.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B.實現國家統一
C.加強民族團結 D.增強民族凝聚力
17.2002年5月19日,臺灣民眾在臺北舉行了“反臺獨、促統一”的萬人大游行,這說明( )。
①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中國只有一個,“臺獨”不得人心
③臺灣民眾也是推動祖國統一的動力 ④我們應該承諾不使用武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哲學為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因為( )。
A.哲學是對各門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C.哲學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D.哲學是科學的理論體系
19.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C.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D.以規定權利和義務為內容
20.按國家公務員領導職務序列,行政領導者可分為( )個職務等次名稱和相對應的13個級別。
A.20 B.12 C.10 D.8
21.真理和謬誤的區別在于( )。
A.是否反映了客觀實際
B.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意志和愿望
C.是否符合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D.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
22.( )屬于行政處罰簡易程序。
A.立案 B.調查取證
C.制作當場處罰決定書 D.制作申辯筆錄
23.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意味著( )。
A.人類哲學思想發達到了頂峰
B.科學哲學體系的最終完成
C.絕對真理的體現
D.人類優秀哲學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階段上發展的起點
2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工業革命的興起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發生
C.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
25.在法學上,一般認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依據是( )。
A.法律調整的效率 B.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C.法律規范的數量 D.法律調整后果
26.國家的實質是( )。
A.階級調和的機關 B.為全民服務的機關
C.正義、公正的社會組織 D.統治階級進行階級壓迫的暴力工具
27.國家公務員錄用的首要原則是( )原則。
A.平等 B.公開 C.競爭 D.擇優
28.行政立法的主體是( )。
A.國家機關 B.國家權力機關
C.國家行政機關 D.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29.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勞動是公民的( )。
A.權利 B.義務 C.權利和義務 D.職責
30.下列行為中,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的有( )。
A.國家有關執法部門查處并沒收毒害青少年的淫穢光盤
B.某營業性歌舞廳向未成年人優惠開放
C.某父母因購買“六合彩”負債累累,強迫其就讀初二的孩子輟學,外出打工
D.某同學違反課堂紀律,其任課老師把他趕出教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