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官員貪污腐敗
2012年5月23日,防止違紀違法國家工作人員外逃工作協調機制第三次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針對一些違紀違法國家工作人員攜款外逃的問題,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切實加大了工作力度。通過各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防范外逃機制不斷加強,一批企圖外逃人員被成功防堵。
城市宣傳突破道德底線
2012年6月以來,重慶多條線路的公交車身上出現了“重慶42℃,利川24℃”“我靠重慶,涼城利川”“熱!到利川涼快去!”等廣告語,以此推介利川旅游資源。利川市旅游局局長孫福民隨后表示,不論廣告效果如何,利川“涼城”被大家記住了。
言語上的輿論風暴,當然不是自“一座叫春的城市”開始,更不會到“我靠重慶”終結。武漢市民劉先生稱:“恩施景區號稱要為市民頒發‘涼民證’,創意是諧音于日軍侵略時所發的‘良民證’,傷害民族感情!”恩施旅游局表示,這是廣告公司所為,與旅游局無關。
兩個廣告都引發了爭議。前者是因為“我靠”包含著國人皆知的低俗;而“涼民證”戲謔的對象“良民證”,則包含著抗日戰爭時期,淪陷區中國人民的屈辱和慘痛。
食品安全再創道德底線
2012年5月,廣東佛山一家年產醬油8萬多箱的某大型調味公司,被發現使用容易致癌的工業鹽水代替食用鹽。該廠家被發現購入工業鹽水達760多噸。該企業負責人承認,公司在明知工業鹽水為非食用物質的情況下,仍用工業鹽水作為醬油原料。涉事企業有65箱問題老抽流入市場。另外,犯罪分子從一些小糧食品店購進豆油及成分不明油品,通過添加香精等加工成花生油,冒充“金龍魚”等名牌食用油低價對外銷售……
公民道德滑坡
2012年8月7日,湖南魚販王培軍喝農藥自殺。此前,他與一輛三輪車發生刮擦事故,三輪車主跳車時致一名83歲老太摔倒。王培軍扶起老人,將其送到醫院檢查,當時老太身體無恙。王培軍妻子稱之后他們被老太家屬反復索賠,金額由數千元升至20萬。王培軍無力“賠償”,選擇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