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電總局的如此取消“一般題材”審核,有人叫好有人疑慮,到底能否迎來電影業的春天還是一個疑問。電影的審查制度存在有其必要性,但應該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開放;廣電總局作為電影業的主管部門,應該提供更多的指導,取消更多的審批,這樣才能為電影業的繁榮貢獻力量。即廣電總局提供的應該是服務,切忌將更多審批權包攬,那樣將會形成更多的權力尋租,不利于電影業的發展。進步總在點滴間,取消更多的審查乃是王道,但應該有更加明晰的環節保障。
中國政府網今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對于通知中“取消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實行梗概公示”一項,電影局的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取消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已經實施有三、四年的時間了,之前曾有一段時間要求審查劇本,但近幾年只要求看1500字的劇本梗概,只是實施之后一直沒有正式公布。”
對于“一般題材”的界定到底應該有沒有規范文件支撐,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文件支撐只能處于模糊空間內,讓電影從業者找不到北,不利于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對此,相關人士表示:“除了涉及民族、宗教、外交等特殊內容的影片需要審查劇本外,其他電影都屬于‘一般題材’的范疇,無需審查劇本。此外,對于梗概主題表達模糊不清的劇本,也會要求審查劇本。”但是,這樣的論述仍舊存在盲點,讓電影從業者云里霧里。既然取消“一般題材”審核,就應該給出一個具體而詳盡的名單,成為電影從業者的指南。
另外,盡管取消“一般題材”的審核,但片子完成之后還需審核。在這個過程中,風險性將加大,創新性隨之減少。試想,電影從業者為了安全起見,在“一般題材”的電影制作上唯有謹小慎微才能獲得最終的通過公映。這樣的態度對于電影業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束縛,不僅禁錮著電影人的熱情,更將他們的創意“畫地為牢”。所以說,取消“一般題材”的審核之后,還有這樣的一段路要走。如何激發電影人的激情,如何釋放電影業的春天,并非簡單取消劇本審核能夠一勞永逸的,最終的審核更讓電影人神傷。
除此之外,在中國電影的發展過程中,分級制度一直千呼萬喚不出來。取消“一般題材”的審核僅僅是拘泥在“一般題材”上,而分級制度將每個層級的電影都進行分類,電影人可以在每個層次上自由把握,自行發揮,如此才能真正迎來電影業春天。可見,在取消“一般題材”的審核之后,還應該再接再厲,向電影的分級制度努力。因為分級制度之下,那些涉及禁忌的題材也會被允許,這樣形成的一個多元題材的電影市場,能夠滿足多元人群的需要,如此才能稱之為春天的來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