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職面試分析題目中,經常會涉及到一些比較復雜的難以作出肯定或否定結論的題目,我們稱作辯證類題目。但由于此類題目對考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較高,有的考生看到題目無從下手,只憑感覺答題;有些考生雖知道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作答,但由于方法不當,邏輯性較差,達不到預期效果。根據長期的培訓經驗和大量真題的研究,我們專家歸納出通過“正-反-合”技巧突破此類分析題的方法,希望給廣大考生的面試帶來實際效果。
這里的“正—反—合”技巧是指在考生在遇到具有辯證特點的現象類題目或觀點類題目的時候,分別依次按照現象或觀點的“合理方面—不合理方面—整合前兩方面”的次序作答,這樣保證思維全面,條理清晰,忙而不亂。下面通過兩道真題來體會這一方法:
例1:某地計劃在5年內拿出一大筆錢,培養幾百名年輕干部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對這一舉措,你有什么看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政府在職能轉變中更加重視對干部人才的培養,對上述現象我有如下看法:
(正)某地的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年輕干部政治和文化素質的的提高,可以為提高當地政府工作效率和社會的發展創造人才條件,也有利于更好地為廣大群眾做好服務。
(反)不可否認,當地政府這一措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只是但值得注意的是,某地在五年內拿出一大批錢是否符合本地財政的承受能力,這有待考證。另外,由于一個年輕干部基本素質是多方面的,攻讀碩士只是理論素質方面的提高,更為關鍵的是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這樣才是干部提高。
(合)當地政府應在充分考慮本地財政實際的基礎上,選擇那些優秀的年輕干部攻讀碩士,但更要在平時的工作加強干部的服務意識的培養和實際業務能力的提高。這樣才能真正打造出社會和人民需要的合格年輕干部。
例2:有人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你怎么看?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目標,不同的人可能會因為主客觀條件而有所差別,我對上述觀點的看法如下:
(正)上述觀點把生活的理想看作理想的生活,也有其合理之處:說明他追求自身的生活質量,以滿足自身的物質和精神需要,這有利于實現人生的幸福,從而有利于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
(反) 但上述觀點只是看到了人生目標的一個方面:自我理想和價值的實現,忽視了人生的目標的另一個方面:社會理想和價值的實現。從這個方面來看,它是有失偏頗的,因為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和他人的奉獻,只有奉獻才會更有力地推動社會的發展,人生的自我理想的實現才會有基本的保障。
(合)因此,生活的理想不僅要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更要通過自己努力的工作為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力所能及貢獻,這才是一個公務員所需要正確的人生觀,這才會讓自己幸福,讓群眾滿意。
此種技巧雖然比較好用,但資深專家提醒考生需要注意如下四點:
一、點題時,依據現象或觀點的背景簡潔表態,注意不要把合理方面放入其中;
二、合理、不合理、整合依次分開敘述,不要放在一個要點里說,防止出現混亂;
三、這里的不合理方面往往表現在現象或者觀點的局限性、片面性或缺乏操作性;
四、整合合理不合理時,要突出針對性,不能簡單堆砌或重復前面作出的論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