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4.閱讀作為民眾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圖書館完善的服務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是圖書館服務實現的關鍵環節,圖書館應構建閱讀文化氛圍,形成“閱讀享受”空間。“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國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承擔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傳播先進文化和開展社會教育等多項重要職能,對于提高全民科學和文化素養,推進科技創新與進步,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保障作用。”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F說。
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程度,也是一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因此,世界許多國家很早就通過專項立法對其加以規范和保障,如英國早在1850年就制定了公共圖書館法。據國家圖書館新近對60個國家圖書館法立法情況的統計顯示,目前這些國家制定頒布的有關法律多達130余部。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國家立法保障,以致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制約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未能得到徹底解決,有些問題在新形勢下愈發突出。”F介紹說。
“各級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職能缺乏法律依據,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人員等得不到持續穩定的政策保障,是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過程中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F指出。
目前,除了1982年的省級圖書館工作條例中曾對省級公共圖書館的領導班子和業務技術人員數量和結構作過規定以外,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經費投入和人才隊伍建設仍然普遍缺乏法律依據。各級圖書館,特別是縣及縣以下基層公共圖書館普遍面臨館舍和設備老化、館藏陳舊且更新不足、技術條件落后、服務手段單一、人員編制不足等問題。
2005年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年度經費總額占國家財政總額的比例一直維持在0.08%左右的較低水平,而且呈總體下滑趨勢。2011年,我國人均公共圖書館購書經費不足1元,人均藏書量不足0.5冊,較國際圖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人均1.5冊至2.5冊的水平存在顯著差距。
在人員編制方面,2011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比2000年增加了66.3%,總藏量增加了70.2%,總流通量增加了100%,而從業人員總數僅增長了6%。自2011年實行免費開放以來,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的業務工作量大幅增加,使得缺編問題愈發嚴重。此外,隨著現代數字和信息技術在圖書館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公共圖書館正處于從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型的過程中,服務渠道不斷拓展,服務形式不斷創新,由此造成人員編制結構性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
國際圖聯1972年頒布的《公共圖書館標準》指出,一座圖書館服務輻射半徑通常不超過4公里。“這就要求必須有計劃地建立起星羅棋布的圖書館服務網絡,使網絡內的圖書館形成合理布局,并相互協作。”F說,我國很多公共圖書館的設置布局缺乏統一規劃,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尚不健全。
由于我國目前實際實行的是“各級政府分級設置圖書館”的管理體制,各級政府主要按省、市、縣行政區劃設置圖書館,一方面圖書館物理館舍尚未實現對所有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全覆蓋——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尚有19.3%的地市沒有圖書館,12.2%的縣沒有圖書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總體規劃,已建的各級圖書館之間在橫向和縱向上都缺乏有效的聯系與合作,難以形成一個統一協調的網絡服務體系。
“而且,公共圖書館的資源保障能力,特別是地方文獻的保障能力也有待加強。”F表示。
5.近年來,隨著讀書日、讀書月的深入開展,一些省(區、市)通過整合全民閱讀資源,打造了一批較有影響力的全民閱讀“書香”品牌,如南國書香節、蘇州讀書節、北京閱讀季等,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在成功舉辦首屆北京閱讀季的基礎上,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北京閱讀季,以“弘揚北京精神,共享全民閱讀”為主題,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大新作為北京閱讀季形象大使向北京市民發出了倡議:“從現在開始,每天一個小時,捧起書本。讓閱讀成為一種信仰、一種時尚。”
“滿城飄佳句,相逢說讀書。”2012年以來,各地的讀書主題活動火熱開展起來,形式豐富、異彩紛呈。以“感恩報恩,書送關愛”為主題的廣西全民讀書活動、第二屆廣西青少年讀書節暨大型公益募捐圖書活動陸續開展。廣東的“書香嶺南”,以“讓閱讀成為時尚”為主題,從機關閱讀、企業閱讀、青少年閱讀、學校閱讀、社會閱讀、媒體閱讀和數字閱讀等方面開展,堅持分級閱讀、分眾閱讀、網絡閱讀、手機閱讀、快樂閱讀“五大閱讀”理念,讓閱讀成為全民的一種時尚。江西省全民閱讀活動則借助網絡更好地傳播“書香”氛圍,通過網絡向讀者推薦好書,在全社會倡導數字閱讀的風氣,頗受讀者歡迎。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等單位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區進一步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社會文化風尚,提升干部群眾的文明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營造辦好全國書博會的濃厚氛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