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試卷:全民閱讀
(滿分:100分 時限:15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給定資料
1.書,是人類文明的成果;讀書是文明人的內在需求,而且始終與人類文明實踐及進程相伴隨。197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曾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真正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使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將每年的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薄白x書日”的確定,是一種導向,同時具有象征意義。它在向全世界呼喚,要注重讀書,尤其是在現代媒介格外發達的今天。
而據2012年“世界讀書日”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閱讀書籍和雜志的人數越來越少,閱讀長文章的數量銳減。香港大學對6000名中國四五年級小學生的調查表明,1/3的孩子、有些班級甚至是1/2的學生都存在閱讀障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更令人觸目驚心:眼下全球每年閱讀書籍最多的,仍是僅占世界人口0.2%、卻獲得29 %諾貝爾獎的猶太人,多達每人64本;而一向秉承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中國,扣除教科書,人均居然不到1本。
面對這組數據,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積淀的文明古國和一個正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古老民族,我們在慚愧和憂慮的同時,深感疑惑和不解:一直以來,我們秉承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經典古訓,遵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圣人教誨,倡導尊師重教、終身學習的社會風尚,然而當今的國人卻如此不喜歡閱讀,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始終采取互為表里的兩面手法來強化君主專制。一方面重視人才、渴求人才,通過科舉取士培養選拔官吏,擴充官僚統治機構;另一方面大力推行文化專制政策,以實現禁錮思想、鉗制言論、加強皇權的統治目的。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清朝的“文字獄”,思想高壓和文化專制作為封建專制的重要手段,如同幽靈一般時不時地就會沉渣泛起、大行其道。缺少兼容并包的社會環境,自由開放的文化氛圍,代代沿襲的閱讀傳統,閱讀自然難以蔚然成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