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原因】
1.小食品黑作坊“來錢快”
2.條件"
由于河南是重要的糧食大省,人口大省,加上交通、物流業發達,經過多年發展,圍繞鄭州市及附近的新鄭、中牟、新密、滎陽、新鄉等地,已經形成了一條頗具規模的小食品產業帶。
以最為典型的鄭州市管城區十八里河鎮為例,其從1992年起開始實施“南白北綠”工程,即鎮政府以南各村發展加工粉芡、粉條、粉皮和豆腐制品的白色副業;鎮政府以北發展綠色蔬菜種植業。隨著白色副業漸成規模,來自全國各地的生產商紛紛在此開設小食品加工廠。
截至2005年,該鎮及周邊地區的小食品產業已逐漸形成了一條集原料供應、食品機械加工與銷售、印刷包裝、物流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十八里河鎮緊挨著中州大道和鄭新公路,向北到南三環2公里,向南到南四環不到1公里,到繞城高速不到5公里,向西到老107國道4公里,即使向東到京港澳高速直線距離也不超過10公里。更重要的是,與輻射全國市場的萬客來食品城相距也僅4.7公里。
便利的交通、低廉的采購成本、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多重優勢疊加,推動了小食品產業鏈的形成和完善,并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繁榮。十八里河鎮的戶籍人口僅有3萬人左右,而小食品產業聚 集后,外來人口達到了常住人口的數倍。
問題:
1.半公開的灰色產銷鏈
小食品產銷方式多為“前店后坊”,通常食品城的門店只是進行展示,并不囤貨。客商看好貨品下了訂單,店主會和廠家聯系,然后直接通過物流發貨。
2.監管不到位 問題小食品“禁而不絕”
由于問題小食品成本低、包裝花哨、衛生狀況差,其日常消費群體主要是中小學生,尤其是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生。
3.雙管齊下破解監管難,
整治案例:
河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早先就告訴記者,2012年該省將繼續著力深化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治理整頓,在對“瘦肉精”、“地溝油”保持嚴打態勢的同時,將重點加強對“小食品”的安全監管。
這次,二七區食安委辦公室相關人員表示,將以專項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加強隱患排查,對重點鄉(鎮)、街道辦實行拉網式清查,明確鄉(鎮)辦和監管部門責任,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
“區食安辦對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清理工作進行督察,正視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無證生產的黑作坊,在不能徹底杜絕的情況下,將加大打擊力度,對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將嚴懲重處,決不姑息。”該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