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測試
給定資料
資料1
2012年1月11日,在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辦的“2011~2012年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會”上,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全哲洙向與會人士細數了民營經濟在“十二五”開局之 年作出的三大貢獻,即“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
截至2011年9月份,全國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已超過9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3 600萬戶;截至 2011年10月,民營經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4. 2萬億元,占全國的58. 9%;截至2011年11月,民營經 濟出口總額超過5 700億美元,同比增長33. 3%,占全國的1/3。
很顯然,在穩增長方面,民營經濟為國民經濟穩住了半壁江山。不僅如此,民營經濟在產業布局、區 域發展上的結構也更趨合理。
比如在產業分布上,截至2011年9月,第三產業的私營企業超過650萬戶,占比70%,注冊資金超 過16萬億元,占比達2/3。而且,2011年4月,我國的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就已首次突破1 000家。
全哲洙稱,在吸納就業上,民營經濟僅私營企業2011年前9個月提供的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就超過 800萬個。按個體戶新增戶數計算,以創業帶動就業200多萬人。
相對于這一年來反復聽到的中小企業“險象環生”的消息,這樣的“年終總結”讓人稍稍喘了一 口氣。 但全哲珠隨即補充道,眼下民營企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兩高兩難”的問題尤其突出,即生產經營 成本高、稅費過高;融資難、招工難。
資料2
作為民營經濟強省和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廣東,目前正遭受著國際經濟低迷及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 等多重困擾。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李陽春從制度層面及企業經營自身方面分析了當前中國民營經濟困 難重重的根本原因。
《南方都市報》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濟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實體經濟出現下滑,其中一些企業,特別是 民營中小企業經營難以為繼,問題出在哪里?
李陽春:中小企業的經營困境,有深厚的歷史背景。一方面,從政府的角度,國家對民營企業其實有 很好的政策,但真正執行上不到位,打了很大的折扣。從政府方面也要反思,我們是不是把民營企業作 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民營創造了 80%的新增就業和50%的國民收入、70%的科技創新,民營經濟的貢 獻很大,我們當然要對民營經濟一視同仁。
另一方面,從企業方面來講,就是企業缺少專注精神和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我的新書《問鼎財富巔 峰》就談到這個問題,真正的企業家要有堅定執著做企業的精神,要有專注做真正好的產品的精神。這 兩年,一些地方虛擬經濟過熱,一些企業主不專注主業,而是把資金拿去炒樓炒股票,認為這樣賺錢更 快,但炒樓、炒股票風險是很大的,一旦出現虧損,必然牽連實體企業。
《南方都市報》:當前民營企業經營困難,很具體的表現就是企業貸款難、貸款貴,這是什么原因?
李陽春:主要原因是當前沒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為民營經濟的融資服務體系。目前的金融體系是國 家嚴格控制的。按道理,銀行應該是為所有的企業服務的。但我們的銀行體系是建立在為國有企業服 務的基礎上的。比如,鐵路是微利甚至是不盈利的行業,但很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國有經濟、民營經 濟都是中國經濟的基礎,應該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