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匯總
熱點話題三:全面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熱點追蹤】“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按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要求,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人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 異,人才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 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 加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都凸顯了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未來發 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 發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 需要,堅持育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 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 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新時期發展教育事業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1.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人貫徹落實科學 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辦好 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 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把握教育發展階段性特征,堅持以 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面向社會需求,優化結構布局,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
2.工作方針
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1)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教育優先發展是黨和國家提出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優先發展教育作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基本要求,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 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充分調動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的積極性, 共同擔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責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完善體制和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 教育,不斷擴大社會資源對教育的投人。
(2)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要以學生為主 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 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 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努力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 批拔尖創新人才。
(3)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 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創新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 度,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質量多樣化人才需要與 教育培養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眾期盼良好教育與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增強教育活力與體制機制約 束的矛盾,為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4)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 教育的權利,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 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 進教育公平。
(5)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樹立以提 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建立 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 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 師整體素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