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時期教育發展保障措施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以農村教師為重點,提高中小學教 師隊伍整體素質。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 為重點,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健全教師管理制度。逐步實行城鄉統一 的中小學編制標準,對農村邊遠地區實行傾斜政策。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 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導教育家 辦學。大力表彰和宣傳模范教師的先進事跡。國家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設立榮譽 稱號。
2.保障經費投入
加大教育投入。要健全以政府投人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人。完善 投人機制。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務職責,完善各級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保障學校辦學經 費的穩定來源和增長。健全國家資助政策體系。各地根據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和發展情況,逐步對農村 家庭經濟困難和城鎮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予以資助。加強經費管理。堅持依法理財,嚴格執行 國家財政資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財經紀律。完善學校收費管理辦法,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和收費資金使用 管理。堅持勤儉辦學,嚴禁鋪張浪費,建設節約型學校。
3.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
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構建國家教育 管理信息系統。
4.推進依法治教
完善教育法律法規。按照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設進程,完善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教育法律法規,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大力推進依法治校。開展普法教育。完善督導制度和監 督問責機制,嚴格落實問責制,建立健全層級監督機制。加強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強化社會監督。
六、新時期教育發展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
(1)組織實施重大項目。2010~2012年,圍繞教育改革發展戰略目標,著眼于促進教育公平,提高 教育質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加強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為重點,完善機制,組織實施一批重大項 目。主要包括: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推進農村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基 礎能力建設。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發展民族教育。發展特殊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教育信息 化建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
(2)組織開展改革試點。成立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指導實施教育體制改革工作。 根據統籌規劃、分步實施、試點先行、動態調整的原則,選擇部分地區和學校開展重大改革試點。主要包 括: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試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試點。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試點。終身教育體 制機制建設試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現代大學制度改革試點。深 化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改革試點。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試點。
七、《教育規劃綱要》的實施
《教育規劃綱要》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任務重、要求 高,必須周密部署、精心組織、認真實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明確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分工。貫徹實施《教育規劃綱要》,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職責。各地區 各部門要在中央統一領導下,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的部署和要求,對目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責任分工。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教育規劃綱要》的組織協調與實施,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密切協作,共同抓 好貫徹落實。
提出實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各地要圍繞《教育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體制改革、 重大措施和項目等,提出本地區實施的具體方案和措施,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要抓緊 研究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盡快出臺實施。
鼓勵探索創新,加強督促檢查。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創造 性地實施《教育規劃綱要》。對各地在實施《教育規劃綱要》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經驗,要及時總結,積極推 廣。對《教育規劃綱要》實施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和跟蹤檢查。
廣泛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環境。廣泛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廣泛宣傳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 源強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廣泛宣傳《教育規劃綱要》的重大意義和主要內容,動員全黨全社會進一步關 心支持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教育規劃綱要》的實施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