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匯總
熱點話題二:全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熱點追蹤】黨的十五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了明確界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黨的十七大進一步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提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開創了文化的建設的新局面。
201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突出強調了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 "潮、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到2015 年,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推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進一步鞏固;文化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基本完成,文化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進文化科學發展等。 "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強決心的集中宣 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GDP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國 家“硬實力”大幅提升。但是,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其發展卻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文化生產力落后,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現狀完全不能符合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文化需求。二是作為經濟重要內 涵之一的文化經濟與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發展不相匹配。三是社會思想和文化意識日趨多樣、多元、 多變,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必須重視這一趨勢,牢牢把握時代的脈動。四是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使 世界各國的聯系互動日趨緊密,中國的發展必須接受世界的評論,文化也不例外。
一、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 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 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 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 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
我國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既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一 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我國文化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突 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單位對文化建設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文化在推動全民族 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強;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更為緊迫,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任務繁重;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提高,網絡建設和管理亟待加強和改進;有影響的精品力作還不夠多,文化 產品創作生產引導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不平衡•’文化產業規模 不大、結構不合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文化走出去較為薄弱,中華文化 國際影響力需要進一步增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急需加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必須抓緊解決這些矛盾 和問題。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 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 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 會主義。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關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關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準確把握當今時代文化 發展新趨勢,準確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抓住 機遇,乘勢而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奮力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局面。
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原則和目標任務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 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 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 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 主義文化強國。
按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到二〇二〇年,文化改革發展奮斗目標是: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人推進,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公民素質明顯提高;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 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努力 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 機制充滿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 局進一步完善;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文化繁榮發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黨全國要為實現 這些目標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文化建設科學化水平,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打下堅實 基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