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3
寧夏銀川社區衛生工作于1997年開始試點,2000年全面推進,目前已經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站)47個。銀川衛生局局長李春虹說,寧夏社區衛生服務需要政府主導,否則公益性難以保證。
銀川市的突破口是“藥品零利潤’’。因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做手術,其利潤的主要來源是藥品銷 售,只要控制住了藥品銷售上獲利的可能性,就有可能讓社區衛生從業人員順利轉型。為此,銀川專門 安排資金,全額保證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工資;改革了社區衛生服務的補償機制,對從事公共衛生 工作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各級其所提供的改革衛生服務項目、服務人口、服務質量,由政府購買的方式 給予補助;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和配套設施列入公共衛生建設規劃,從2006年開始,政府在每 年新增財力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事業。
資料4
從2010年10月開始,北京市城八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開展24小時服務,其中城八區141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開展門診延時試點工作,在周一到周五延長門診服務時間至晚8時,還有24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提供24小時醫療應急處置服務。
“我們今天早上8點上班,一直干到明早8點,實實在在的24小時!累是累了點,但我們向居民承 諾了服務24小時,就得干24小時,尤其夏天睡得都比較晚,沒準兒晚上有來看病的。”已經60歲的天壇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李大夫說。勁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也表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不像 三級醫院那么充足,所以實行這個制度以來,很多醫生護士的白天上班時間增加到12小時,如果連著夜 班,常常會連續24小時上班,大大地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
資料S
北京天安中醫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看病難,一直是困擾百姓的一個解不開的心結。老百姓切身 體會到的“就醫難”,主要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個字“貴”。眼下的醫療事業已經明顯商業化和市場化了,據 業內人士透露,現在造成看病貴的原因就是藥價高,而藥價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藥商與醫生勾結,醫 生開了藥商的藥可以得到回扣,而這個回扣又被加進藥價,由此增加了病人負擔,實際上許多藥品的成 本價還不到零售價的3 0 %。該負責人強調,該院要為老百姓就醫打開一條方便之門,讓老百姓看得起 病。醫院從“為患者節約每一分來之不易的錢”為宗旨出發,運用靈活的機制搞好經營,讓患者在他們周 到、細致的服務中,感到“白衣天使”又回到了身邊。
發展社區衛生事業,經濟實力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只要政府下定決心,社區衛生事業就能夠得到健 康發展。上海衛生部門的人,喜歡說“讓病人下沉到社區”,寧夏衛生部門,則一直在5丨導社區居民“小病 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在社區’’。“上海經驗”可以復制,“寧夏探索”也很有發展前途。他們都有一個 共同的目標,就是為群眾提供廉價、便捷的醫療保健服務。
資料6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后百姓看病將先進社區服務中心首診,然后在社區醫生的指導下 到大醫院看病。實行雙向轉診和社區醫院首診制以后,大醫院和社區醫院各司其職。在社區開展首 診能夠合理分流門診病人。大家現在說看病難,最突出的是到大醫院排隊掛號。實際上在國外,大 醫院幾乎沒有門診部,到大醫院看病都是由社區醫生轉診,這樣,社區醫生能夠幫助病人找到更合適 的地方和醫生。
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三年醫改的攻堅之年,國家已把“人均期 望壽命提高1歲”列為“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指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在城市加強包括癌癥在內的 慢性病防治,在農村則要加強慢性病和傳染病防治、婦女兒童保健。
他透露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思路。要解決看病難,關鍵是醫院要“上下聯動”,大醫院幫扶基層 醫院,讓其切實提高水平,擔負起多發病、常見病的防治任務,逐步實現“首診在基層”,改變大醫院人滿 為患的局面。在看病貴方面,陳竺透露,201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已經達到19 600億元,占GDP的5%。 其中既有藥品耗材價格虛高的問題,也有醫院補償機制缺乏公益性的因素。目前我國享有醫療保障的 人群已超過95%,基本實現了“廣覆蓋”的目標,下一步是提高保障水平,重點是提高大病的醫保報銷水 平。“十二五”期間,基本藥物制度和醫保支付制度改革要雙管齊下,破除“以藥養醫”體制,保證政府投 入,逐步緩解“看病貴”。他同時透露,今后看病將按病種“打包付費”。
作答要求:假定你是某省衛生部門的負責人,就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要求:條理清楚,所提措施具體,有針對性,不超過450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