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匯總
熱點話題六:大力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建設
【熱點追蹤】社區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強化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是社區和諧的前提。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結構快速轉型,大量 :“單位人”“社會人”轉變為“社區人”,社區日益為社會成員的集聚點、社會需求的交匯點、政府社會管理的著力點和黨在基層執政的支撐點,構建以社區為重點的基層 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已成為加強社會建設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當務之急,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社區服務設施總量供給不足;社區服務項目較少,水平不高,供給方式單一;社區服務人才短缺,素質偏低,結構亟待優化;社區服務體制機制不順暢,缺乏統一規劃,保障能力不強,社會參與機制圣待完善。
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刻不容緩。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的發展目標。“十二五”規劃 li綱要對“構建社區管理和服務平臺”做出了全面部署: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 善的社區服務設施、服務內容、服務隊伍、服務網絡和運行機制,農村社區服務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一、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概括
社區服務體系,是指以社區為基本單元,以各類社區服務設施為依托,以社區全體居民、駐社區單位 為對象,以公共服務、志愿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為主要內容,以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區居民生 活質量為目標,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主導支持、社會多元參與的服務網絡及運行機制。
目前,全國有6 923個城市街道,8. 7萬個城市社區。“十一五”期間,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 于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國發〔2006〕14號),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實踐證明, 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動內需、擴 大就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助力工程,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工程。
但就總體情況而言,我國社區服務體系建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社區服務設 施總量供給不足,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缺口達49. 19%。社區服務項目較少,水平不高,供給方式單一。 社區服務人才短缺,素質偏低,結構亟待優化。社區服務體制機制不順暢,缺乏統一規劃,保障能力不 強,社會參與機制亟待完善。
“十二五”時期,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我國城鄉基層社會正在 發生深刻變化,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面臨難得的機遇和重大的挑戰。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財 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各級黨委政府對社區發展高度重視,為社區服務體 系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社會轉型、企業轉制和政府職能轉變,越來越多的“單位人”成為“社 會人”,大量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向社區轉移,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日趨個性化、多元化,社區 的“兒底”功能作用日趨明顯,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已勢在必行。
二、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1.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 發展觀,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立足國情、加快發展,逐步建立面向全體社區居民,主體 多元、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內容豐富、隊伍健全、機制合理的社區服務體系,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 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2.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服務居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社區居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 點,以居民的服務需求為導向,把居民滿意程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真正把社區服務體系建 設成為服務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發揮政府在規劃制定、政策引導、資金投入、監督管理等 方面的主導作用,確保社區服務的公益性和便民利民的特點,增強社區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培育 和發展各類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會組織,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居民參與社區 服務,完善民主決策機制,發揮多元主體在社區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充分發揮現有服務設施和網絡作用,逐步整合與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有關的資 金、項目和資源,最大限度降低社會成本,防止資源浪費。把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與推進街道社區黨的建 設“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工作,與加強社會管理,維 護社會和諧穩定結合起來,注重社區服務體系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社區服務管理運行機制 和共駐共建機制,發揮綜合效益,增強服務功能。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既要全面謀劃、科學布局、注重長遠、整體推進,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 行,逐步完善社區服務體系;既要把握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統一要求,又要立足不同地區不同情況,突出 重點,強化特色,分類指導,力戒形式主義。
3.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目標
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出發,按照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健全新型 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強化社區服務體系和信息化建設,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社區服務設 施、服務內容、服務隊伍、服務網絡和運行機制,農村社區服務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