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點撥
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目標 的基礎環節。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深化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優化城市衛生資源配置,著力解決 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強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 生服務網絡建設,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 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
從給定資料來看,“看病難、看病貴”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難點,其所反映出的實則是相關機制上的不 合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成立,有效地緩解了這一難題,但又面臨種種新的困局,如人手不足等。 要想根本解決這一問題,經濟資源有限是一個重要障礙,但不是決定性的瓶頸,關鍵要看政府有沒有決 心和毅力真正作為。
本題的題目設置初衷,就是要讓應試者結合給定資料,指出政府應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以有效解 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參考答案
給定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是:我國目前仍然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社區衛生服務雖然能夠 緩解這一難題,卻面臨著新的困境,如人手不足、經濟有限等,而且,對于經濟收人不高,尤其是農村地區 的居民,未能解決大病醫療負擔沉重的問題。
要想解決以上難題,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建立與農民收人 水平相適應的農村醫藥價格管理體系和農村醫療服務規范,培養農村衛生人才,不斷增強農民身體 素質。
(2)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構建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要加大政府投人力度,建立規范合理的 收支管理機制,保障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質;制訂傾斜政策,吸引衛生人才進社區,進行崗位培訓,努 力推進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3)建立貧困群體醫療救助機制,增強大病救助能力。對于城市和農村的貧困居民,探索建立大病 醫療救助制度,使其有大病敢看、有大病能醫。
拓展范文
打造社區居委會工作新形象
社區居委會的產生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幾千年來,我國基層社會即延續著“編戶齊民”制度(北 宋前)、“保甲制北宋后),這即是居委會的前身。但新中國成立以后設立的居委會,不同于之前的 強制性管理機構,它是一種順應中國新形勢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 治組織。
在城市基層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革的今天,社區居委會承擔的社會管理任務將更加繁重、維護社會 穩定的功能將更加突出,其在社會管理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案顒t葉茂”社區作為社會結構的基層組 織,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起著根基的作用。
談社區居委會,不能不說它的職能。其職能涵蓋了組織建設、計劃生育、城建衛生、勞動保障、低保、 文化、養老等一系列內容,確實,作為基層群眾自治機構,居委會工作內容繁雜瑣碎。在現實生活中,他 們要調解社區里的各種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解決家庭矛盾、鄰里糾紛;不辭辛苦地走訪低保和困難家 庭,想方設法幫助其解決生活困難;治安出現問題的時候,組織居民成立巡邏隊,保證居民的財產安全; 積極開展綠化建設,為社區居民創造優雅舒適的生活環境;豐富社區業余文化生活,促進居民的身心健 康等。居委會的工作,是“潤物細無聲”的,看似平凡,卻給居民安心舒適地生活、工作、學習提供了保障, 可謂無微不至。
由于社區居委會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易于為居民所接受,有利于促進居民之間的人際關 系和諧,有利于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質、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區,對于維護社會穩 定、促進社會和諧的意義不言而喻。
當然,在新的社會浪潮下,居委會的社會管理工作可謂任重而道遠,居委會也應當與時俱進。國家 也不斷采取新的措施促進社區居委會不斷發展和完善。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加入社區隊伍,提高社區人 才隊伍的管理水平;中央還將居委會的工作經費、人員報酬以及服務設施和社區信息化建設等經費納入 財政預算,提供了物質支持。
在這種大好形勢下,社區居委會更應該開展自發學習,不斷成長,用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負責的態 度投入社區管理工作中,積極構建社區居委會工作新格局;工作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創新,真正結合自己 的社區特色,建設令居民滿意的新型社區。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社區居委會在基層民眾的踴躍支持 下,將會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為祖國的繁榮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