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簽到有獎規定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公共財政不能被鎖進制度的“保險箱”,類似“隱性福利”的“創意”恐怕仍將不斷花樣翻新。
據《新安晚報》報道,安徽省長豐縣義井鄉政府于5月底出臺了新的機關考勤制度(試行),其中明文規定“按時簽到,每天獎勵10元”,此舉引發當地民眾關注。記者調查發現,該鄉鄉政府有50多名工作人員,如果大家都準點打卡上班,意味著每天就要獎勵500多元。
無論在任何工作單位,都有相應的勞動紀律,按時上下班只是最低的行為標準,僅因為這個就要每天額外進行獎勵,這樣的規定著實令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莫名其妙的規定再加上公務員的身份,別出心裁的義井鄉政府想不引起非議怕都很難。每天500多元的獎勵,看起來似乎不算很多,不過,經年累月同樣是一筆不菲的開支,這對于一個鄉政府來說意味著不小的壓力,更何況,這樣的獎勵原本師出無名。
這樣的規定,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各種企業的“全勤獎”。企業“全勤獎”一般都是從工資預算中扣除一部分設立獎勵機制,以此來獎勤罰懶。義井鄉政府的獎勵制度顯然并非如此,該鄉鄉長明確表示:“獎勵的錢與政府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沒有關系,是鄉財政撥付的。”尋常“全勤獎”因其發放方式而褒貶不一,贊同者認為可以增強紀律觀念,反對者則指出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義井鄉鄉長的表態,毫無疑問是想給鄉政府工作人員吃顆“定心丸”,其表態明確無誤地告訴大家:這筆資金與工資無關,純屬額外獎勵,諸位可以放心享用。這樣的表態或許會令當地公務員感到安心,但卻不免讓當地民眾鬧心——公務員上班簽到,憑什么讓老百姓額外買單?
公務員的工資總是能引起公眾的關注,其中固然有公務員收入相對較高的因素存在,但更多的還是因為信息的不透明使得公眾對此倍感好奇。毫無疑問,名目繁多的工資外收入才是公務員工資單的最大“看點”,當按時上下班這樣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都能成為額外發放補助的理由時,公眾有理由擔心,如此慷公眾之慨的財政管理體系內,當地公務員的“隱性福利”到底還有多少?公共財政雖然由各級政府所調配,但其用途是發展公共事業、改善民生,絕不是任由揮霍的“唐僧肉”。現實生活中,將公共財政當作公務員“福利銀行”的基層政府屢見不鮮,有媒體報道,一些政府機關每個季度發放1000元超市購物卡,凡節日必發錢,甚至連女同志買衛生巾的錢都有補助。對比之下,“簽到有獎”也是“隱性福利”其中一例,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隱性福利”的表現形式雖然花樣繁多,歸根結底都是擅自改變公共財政的用途,難逃權力自肥“監守自盜”之嫌。
當公務員按時上下班都需要用獎金來引誘時,當地混亂的機關紀律不難想象,黔驢技窮的管理手段也因此展現無遺,更為嚴重的是,對公務員體貼入微的公共財政使人看到,“隱性福利”有著怎樣巨大的發揮空間。基于此,我們或許不難理解,為什么公務員考試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為什么有人留下“死也要死在體制內”般驚世駭俗的誓言。經此一役,相信這項簽到有獎的規定很快將壽終正寢,比這項規定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公共財政不能被鎖進制度的“保險箱”,類似“隱性福利”的“創意”恐怕仍將不斷花樣翻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