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怎么說】
打鐵還需自身硬。一種服務產業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內部機制,就好比無根之木,雖有龐大身軀,卻耐不過改革的修剪和考驗
——中華鐵道網評論員 趙震宇
為了滿足各種層次人力資源的就業需求,要積極促進傳統商貿、餐飲、旅游等行業的轉型升級,鼓勵傳統服務企業由依靠模仿創新轉向自主創新推動技術進步的商貿服務模式,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商貿、餐飲、旅游等行業的傳統業態,提升傳統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長 張燕生
服務交易的是無形產品,其效果也是依賴事后的評價,所以相比工業、農業、服務業的信息不對稱更加嚴重。新興服務業更加依賴無形資產的作用,所以如何來提供一個更高層次的制度需求,制度創新和健全的市場機制,對于新興服務業發展是尤為重要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戰略研究院服務經濟研究室主任 夏杰長
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更加需要制度創新和市場機制的健全,而且制度創新能夠保持和激發技術創新的活力和動力。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 夏農
金融危機之后,在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態勢逐步加大,這可能引發新一輪的技術改革,這正在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而展開,而且覆蓋了各個領域,推動了新技術更廣泛的應用,推動了新產業的快速成長,推動了新業態大量的涌現,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講,這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表現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的涌現。
——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研究局副局長 白津夫
【政府怎么辦】
[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第一,進一步加強服務業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服務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探索建立推動服務業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加快發展的工作機制。加強服務業工作體系和人員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有關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服務業發展評價體系,定期公布全國和各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結構等主要指標。各省(區、市)要將服務業重要指標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核體系,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別服務業發展的具體要求,實行分類考核,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實。
第二,緊緊圍繞服務業發展需求,加強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工作,建立健全重要支撐體系。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開設服務業發展相關學科專業,強化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培養。加強服務業綜合性研究機構建設,積極發展服務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
第三,建立和完善服務業創新體系,開展服務業理論、商業模式、關鍵技術等方面研究,提高服務業創新能力。以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提升服務水平為核心,建立健全服務業標準體系,推進服務業標準貫徹實施,擴大服務業標準化覆蓋范圍,不斷提高服務業標準化整體水平。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構建基本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協同發展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堅持整體設計、規范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步推進的原則,全面提升統計能力,不斷提高數據質量,建立科學、全面、協調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
[權威論述]
中國服務業發展滯后,最大的制約是體制機制障礙,出路在于改革開放。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紅利,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規為服務業發展“松綁”,讓企業輕裝上陣,增添活力和創造力。
——李克強
服務業不僅日益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引領轉型發展的新引擎、新方向,也是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與優化升級的新引擎、新動力。
——李克強
中國將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戰略舉措,作為推進“新四化”的重要方面,作為釋放“改革紅利”的重要突破口,以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為取向,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舉,堅持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并舉,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李克強
要圍繞支撐實體經濟的需要,鼓勵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加強產業鏈中營銷、研發等服務薄弱環節,與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好更深融合,促進實體經濟競爭力提高,推動我國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
——李克強
我們要深入推進服務領域各項改革,積極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大力優化服務業結構,努力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溫家寶
結語: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