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4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十八屆三中全會解讀匯總
【關鍵詞】激發非公經濟活力創造力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報告摘要】
公報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報告解讀】
從公報內容表述看,非公有制經濟被提到了更為重要的地位。這次提出要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很有新意,許多創新是民營經濟取得的,包括技術研發,所以要調動這些活力和創造力。另外公報里第一次提出來混合所有制經濟,也就是說,以后國有的里面可能也有民營的股份。
一個方面是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我們既強調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也強調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實際上強調的是共同發展,讓國有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各自發揮自己不同的作用。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強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應當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對立起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都應當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平等參與競爭,在此基礎上是可以實現融合的,股份制就是一種混合所有制。
公報提出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兩層含義,一是宏觀層面,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制結構的非單一性,有國有、集體等公有制經濟,有個體、私營、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還包括擁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合資、合作經濟,而在中國就是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二是在微觀層次,混合所有制是指在一個企業中,產權主體多元化,由不同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主體共同出資組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新提法,是十八大報告里面沒有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可能把二者(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形成更大的優勢。如果把二者結合起來,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創新能力確實會明顯增強。
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前提,這個前提實現不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會面臨困境。公報中提到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同時也是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必要條件。
[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體制改革首先是通過經濟體制改革來推進的,而經濟體制改革就涉及基本經濟制度。各個國家由于國情和發展的路徑不一樣,基本經濟制度的特征是不一樣的。緊密圍繞著自己的國情、自己發展道路的特點,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樣的主體、這樣的所有制基礎,強調要堅持和完善。
[意義]
發展民營經濟、鼓勵民間投資,有利于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激發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有利于擴大就業、促進社會和諧。
【微言微語】
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前提,這個前提實現不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會面臨困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