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預測匯總
熱點六:正能量
背景鏈接
2013 年3 月6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 時強調,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 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 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 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標準表述
什么是正能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當下,中國 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 貼上“正能量”標簽。古往今來,讓我們感動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雷鋒、
董存瑞、邱少云、錢學森、郭明義的故事。他們,以平凡人的行動堅守諾 言,展示著對社會、對人民、對發展的果敢與擔當。然而時下,我們處在一 個并不完美的社會中:如買官賣官、貪污腐敗、奢侈浪費、假冒偽劣、坑蒙 拐騙,見死不救、見義不為等種種亂象,它們是社會的負能量,削弱人們 的意志,腐蝕人們的信念,摧毀人們的信心,不利于人民團結,不利于社 會和諧,不利于發展進步。因此,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激發社會各方面的正 能量,以正能量抵消負能量的影響,以正能量凝聚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 力量。
如何凝聚、傳遞正能量?
一方面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激發和凝聚社會正能量,不斷提升國 家文化軟實力。加大道德建設推進力度,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形成一 個社會主動參與道德建設的濃郁氛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強大的 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正能量的傳播源泉。傳遞正能量,媒體要堅持 正面宣傳為主,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要深入實際,貼近群眾,挖掘 富有時代氣息、代表社會主流、具有廣泛認同的人和事,多用通俗易懂、 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故事、講道理。此外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也需要堅 持底線思維、強化陣地意識。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 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找準思想認識的共同點、利益關系 的交匯點、化解矛盾的切入點,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 識,從而引導社會情緒、社會心理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文章素材
1.標題
網絡“正能量”持續釋放離不開法治護航
積聚“正能量”打破反腐敗相持局面
能量雖守恒“正能量”需社會共同創造
2.開頭
示例1:
何為“正能量”?著名語言文字學者郝銘鑒指出,“正能量”是一種健 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但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正讓越來越 多的人力不從心,就業、買房、結婚讓我們“亞歷山大”,生活在時代的焦 慮中。其實,這些情緒都是一種生命的能量,不過這些負面情緒所帶來的 “負能量”也遵從能量守恒定律,會隨著生命的漂移而流動起來,它會來, 就一定會走,甚至轉變為“正能量”。“正能量”給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 舞人不斷追求幸福生活,當然多多益善,但卻需要社會共同創造。
示例2: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狄更斯在《雙城 記》里的一句名言,用在100 多年后的今天,也可說明是一個社會“正能 量”和“負能量”的博弈。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走到了轉型期 的十字路口。大家坐擁前所未有的農民免稅補貼和全面醫療,但水平還 很低,醫療、教育和住房依然重重地壓在我們身上。因此,創造“正能量” 更需要政府積極創造“宏觀正能量”,建設服務型政府,少些貪污腐敗、強 權欺壓,少些走過場的“假、大、空”,讓“公平、公正、公開”的陽光更加燦 爛,尤其是讓“負能量”轉變為“正能量”。
3.結尾
示例1:
我們的社會是一輛疾馳的列車,它需要能量的驅動!柏撃芰俊比缤 劣質的汽油,會對列車造成致命的傷害,甚至引發故障而拋錨。只有多創 造“正能量”,列車才能安全地駛向遠方。這需要政府創造更多的“宏觀正 能量”,個人創造更多的“微觀正能量”,媒體負責任地傳播“正能量”。
示例2:
語文期刊《咬文嚼字》30 日發布了“2012年十大流行語”,“正能量”力 壓群雄高居榜首。能量守恒定律說,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它只能轉 化為其他形式或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但能量的總量不變。能量雖守恒, “正能量”越多,社會才會充滿希望。
相關推薦:
2014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十八屆三中全會解讀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