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17時,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結束,考生們在做完試卷后對于本次主題感悟很深,本次申論主題摒棄宏觀視野,將視角深入到小人物的心理層面,關注大家的心理健康,體現了公務員考試向“人本位”的轉變。中公教育[微博]專家經過研究告訴考生,以人為本是如何滲透進百姓生活。
第一階段,2007年10月24日十七大對科學發展觀內涵作了精辟概括,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并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其中的核心“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根本。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強調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科學發展觀并不否認經濟發展、GDP增長,它所強調的是,經濟發展、GDP增長,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保證人的全面發展。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目的是以人的發展統領經濟、社會發展,使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與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相一致,使發展的結果與發展的目標相統一。從我國近期的工作重心反映到我們國家公務員考試當中,2013年4月13日多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命題“新時期的工人力量”到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幸福感”的主題當中,可以看出我們公務員考試由原來關注五大建設到現在更加“人”的層面。
第二階段,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第三階段,2013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正式實施。總則當中明確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展維護和增進公民心理健康、預防和治療精神障礙、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的活動,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工作,提高公眾心理健康水平。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心理援助的內容。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有益于職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關注職工的心理健康;對處于職業發展特定時期或者在特殊崗位工作的職工,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精神衛生知識教育;配備或者聘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輔導人員,并可以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學前教育機構應當對幼兒開展符合其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階段,2013年初,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社會心態藍皮書》,對一年來中國社會的心理健康、生活滿意度、安全感、社會公平感、社會支持、尊重和認同、社會信任和社會情緒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從總體上分析了目前社會心態的特點、發展態勢和存在的問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