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它的基本特征:1)連續性與階段性 2)定向性與順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異性。
我國心理學家將個體的心理發展劃分為8個階段:乳兒期(0—1歲);嬰兒期(1-3歲);幼兒期(3-6、7歲);童年期(6、7—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14、15—25歲);成年期(25—65歲);老年期(65歲以后)。
青少年整個少年期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的矛盾。(認知特點:)少年的抽象邏輯思維已占主導地位,并出現反省思維,但抽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體形象做支柱。同時,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但仍帶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觀性。他們產生成人感,獨立性意識強烈。社會高級情感迅速發展。
青年初期特征: 1、認知:他們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已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開始出現辯證思維。 2、情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與人生觀相聯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與美感都有了深刻的發展, 3、意志:意志的堅強性與行動的自覺性有了較大的發展。 4、個性(自我意識):不僅能比較客觀的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確的表現自我,敏感的防衛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識。 然而,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仍面臨著分裂的危機,自我肯定與自我否定常發生沖突。
(選、判)學習準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防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
關鍵期是個體早期生命中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2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將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展分為:1)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發展主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2)前運算階段(2-7歲) 思維特征: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認知活動具有相對具體性,還不能進行抽象的運算思維;思維不具有可逆性。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這一階段的標志是兒童已經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恒。能憑借具體事物或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4)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 ①命題之間關系 ②假設—演繹推理 ③抽象邏輯思維 ④可逆與補償 ⑤思維的靈活性
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倆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征。
人格的發展階段理論——埃里克森。 ①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培養信任感。②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培養自主性。③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培養主動性。④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培養勤奮感。⑤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培養自我同一性。
影響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1)家庭教養模式 2)學校教育 3)同輩群體
家庭教育下父母的教養行為分為:專制型、放縱型、民主型。民主型教養模式下的兒童最成熟,有能力、獨立性強。
學校教育按照一定社會的教育目標,有計劃、有步驟的對青少年學生施加影響,因而直接制約著學生人格發展的方向。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的意識,包括三種成分:一是自我認識,二是自我體驗,三是自我監控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3歲左右是自我意識的第一次飛躍。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
學生間認識方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場獨立與場依存、沉思型與沖動型、輻合型與發散型。
具有場獨立方式的人,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的因素影響和干擾。具有場依存的人則反之,容易受影響。
比納和西蒙編制的智力檢測公式:IQ = 智力年齡(MA)/ 實際年齡(CA)* 100
男女智力的總體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離散程度比女性大。
認知方式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是表現為學生對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種偏愛,主要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
(簡)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1.應該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2.采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3.運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
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性格成為人與人相互區別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有好壞之分,氣質無好壞之分)
(多選)性格的特征差異: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緒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類型差異:外傾型與內傾型;獨立型和順從型。
(了解)性格雖不會決定學習是否發生,卻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影響學習的速度和質量,影響學生的社會性和個體社會化。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