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概述 |
第 3 頁:第二節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
第 13 頁:第三節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 |
第 16 頁:第五節 企業所得稅的源泉扣繳(了解) |
第 17 頁:第六節 企業所得稅的特別納稅調整 |
第 19 頁:第七節 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
第 20 頁:綜述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
10、環保專項資金(P365)
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于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準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后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
11、勞保支出(P365)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12、手續費及傭金支出(P365)
非保險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解釋1】除委托個人代理外,企業以現金等非轉賬方式支付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在稅前扣除。
【解釋2】企業支付的手續費及傭金不得直接沖減服務協議或者合同金額,并如實入賬。
(二)禁止扣除項目(P365-P366)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年度利潤總額12%以外的公益性捐贈支出;
6、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解釋】(P366)除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核準計提的準備金可以稅前扣除外,其他行業、企業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均不得稅前扣除。2008年1月1日前按照原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提的各類準備金,2008年1月1日以后,未經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核準的,企業以后年度實際發生的相應損失,應先沖減各項準備金余額。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P361)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例題1·單選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納稅人發生的下列支出或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是( )。
A、支付違法經營的罰款 B、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C、支付的稅收滯納金 D、支付銀行加收的罰息
【答案】D
【解析】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于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例題2·多選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各項中,不得扣除的有( )。
A、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B、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有關規定繳納的財產保險費
C、納稅人向關聯企業支付的管理費
D、企業繳納的增值稅
【答案】ACD
【解析】(1)選項B: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有關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扣除;(2)選項C: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不得扣除。
相關推薦:2010年初中級會計職稱考后各科考試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