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進貨的實際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進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例題13·判斷題】企業采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計量發出存貨的成本,在物價上漲時,當月發出存貨的單位成本小于月末結存存貨的單位成本。( )(2004年會計師考題)
【答案】×
【解析】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價,應于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作為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單價。因此,即使在物價上漲時,當月發出存貨的單位成本也等于月末結存存貨的單位成本。
【例題14·單選題】某企業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計算發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結存2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100元;2月10日購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110元;2月25日發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庫存余額為( )元。(2007年考題)
A.10000 B.10500
C.10600 D.11000
【答案】C
【解析】先計算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200×100+300×110)/(200+300)=106(元/公斤),再計算月末庫存材料的數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庫存余額=100×106=10600(元)。
4.移動加權平均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例題15·計算分析題】甲公司屬于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于2005年12月1日正式投產,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W材料12月初結存為零。
甲公司2005年12月發生的有關原材料的經濟業務如下:
(1)12月2日,向乙公司購入W材料1 000噸,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原材料價款為20 000萬元,增值稅額為3 400萬元,款項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W材料驗收入庫過程中發生檢驗費用500萬元,檢驗完畢后W材料驗收入庫。
(2)12月5日,生產領用W材料300噸。
(3)12月8日,向丙公司購入W材料1900噸,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原材料價款為54150萬元,增值稅額為9205.5萬元,款項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W材料已驗收入庫。
(4)12月10日,生產領用W材料600噸。
(5)12月12日,發出W材料1 000噸委托外單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
(6)12月15日,向丁公司購入W材料1000噸,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原材料價款為30000萬元,增值稅額為5100萬元,款項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W材料已驗收入庫。
(7)12月17日,生產領用W材料1500噸。
假定:甲公司領用W材料生產的產品在2005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對外售出;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購入各批W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
(2)按先進先出法計算發出各批W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結存W材料的成本。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2006年會計師考題)
【答案】
(1)計算購入各批W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
12月2日向乙公司購入1000噸W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買價20000+檢驗費500)÷數量1000=20.50(萬元)
12月8日向丙公司購入1900噸W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買價54150÷數量1900=28.50(萬元)
12月15日向丁公司購入1000噸W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買價30000÷數量1000=30(萬元)
(2)按先進先出法計算發出各批W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結存W材料的成本
12月5日生產領用300噸W材料的成本=300×20.50=6150(萬元)
12月10日生產領用600噸W材料的成本=600×20.50=12300(萬元)
12月12日發出委托加工的1000噸W材料的成本=100×20.50+900×28.50 =27700(萬元)
12月17日生產領用1500噸W材料的成本=1000×28.50+500×30=43500(萬元)
月末結存W材料的成本=(20500+54150+30000)-(6150+12300+27700+43500)=15000(萬元)
二、原材料
原材料的日常收發及結存,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一)采用實際成本核算
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使用的會計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資”等。
1.購入材料的核算
(1)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2)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待材料到達、入庫后: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