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定用人數量的基本方法(教材第28~36頁)(2009.5單選,2009.5綜合分析)
基本依據:制度時間內規定的總工作任務量和各類人員的工作(勞動)效率。
定員方法 |
核定依據 |
適用對象 |
舉例 |
按勞動效率定員 |
生產總量、工人的勞動效率和出勤率 |
手工操作為主的工種 |
|
按設備定員 |
設備開動數量和班次、工人看管定額和出勤率 |
機械操作 |
|
按崗位定員 |
崗位數量、崗位工作量、勞動者工作效率 |
流水線、連續性生產 |
冶金、化工、煉油、造紙、玻璃制瓶、煙草、機械制造、電子儀表等各類企業中使用大中型連動設備的人員 |
既不操縱設備又不實行勞動定額 |
檢修工、檢驗工、值班電工、茶爐工、警衛員、清潔工、文件收發員、信訪人員 | ||
按比例定員 |
與企業員工總數或某一類服務對象的總人數的比例 |
與另一類人員存在一定的數量依存關系 |
企業食堂工作人員、托幼工作人員、衛生保健人員、非直接生產人員、輔助生產工人、政治思想工作人員、工會婦聯共青團脫產人員 |
按組織機構、職責范圍和業務分工定員 |
企業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 |
例題:2009.5案例分析
(一)按勞動效率定員(2008.11單選,2007.5單選,2010.5單選,2011.5單選)
根據生產任務、工人的勞動效率、出勤率計算。
公式:
定員人數=計劃期生產任務總量/(工人勞動效率×出勤率)
其中:工人勞動效率=勞動定額×定額完成率
其中:勞動定額有產量定額、工時定額(產量定額=工作時間/工時定額)
產量定額情況下,
定員人數=計劃期生產任務總量/(產量定額×定額完成率×出勤率)
工時定額情況下,全部換算成按時間計算
定員人數= 計劃期內完成任務總量的總工時/(工作班時間×定額完成率×出勤率)
其中:計劃期內完成任務總量的總工時=生產任務量×工時定額
年度內,采用工時定額時,多種產品的總定員人數:
總定員人數=∑(每種產品年產量×單位產品工時定額)/(年制度工日×8×定額完成率×出勤率)
注意:2008年始,年制度工日=250天,季制度工作提=62.5天,月工作日=20.83天。
考慮廢品因素的情況下,
總定員人數=∑(每種產品年產量×單位產品工時定額)/(年制度工日×8×定額完成率×出勤率×(1-計劃期廢品率))
考慮作業率的情況下,
總定員人數=∑(每種產品年產量×單位產品工時定額)/(年制度工日×8×定額完成率×出勤率×作業率×(1-計劃期廢品率))
例題:2007.11計算題;2011.11計算題
(二)按設備定員(2008.11多選,2011.11單選)
根據設備需要開動的臺數、開動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額、出勤率計算。
定員人數=(需要開動的設備臺數×每臺設備開動班次)/(工人看管定額×出勤率)
其中,工人看管定額指工人在同一時間內能夠看管設備的臺數,即班定員人數。
工人看管定額=∑(共同操作的各崗位生產工時總數)/(工作班時間-休息寬放時間)
例題:2009.11計算題,2011.5單選
(三)按崗位定員(2007.11單選,2010.5多選)
根據崗位的多少、崗位工作量的大小計算。
設備崗位定員
班定員人數=∑(共同操作的各崗位生產工時總數)/(工作班時間-休息寬放時間)
2、工作崗位定員
(四)按比例定員(2009.11多選)
按照與企業員工總數或某一類人員總數的比例計算。
某類人員的定員人數=員工總數或某一類人員總數×定員標準(百分比)
(五)按組織機構、職責范圍和業務分工定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