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定員的新方法(教材第32~36頁)(2009.5單選) 選擇題、方案設計題、計算題
數理統計方法——管理人員定員
1.將管理人員按職能分類;
對管理人員進行分類,了解各類管理人員工作量的影響因素。
2.用回歸分析方法求出管理人員與其工作量各影響因素的關系;
利用歷年統計資料進行回歸分析,建立回歸方程。
3.掌握影響因素的準確數據,回歸方程,計算定員人數。
總結:掌握準確數據,充分了解該類管理人員工作量的影響因素是關鍵。
案例:教材P32-33
概率推斷方法——醫務人員定員 注意計算題!!!
1.根據統計調查掌握企業醫務所(院)全年員工診病的人數資料。選擇診病人次數最多的月份,求出平均每天診病的人次數和標準差;
2.測定每位醫務人員每天準備工作,接待每一位患者,以及必要的休息時間;
3.測定必要的醫務人員數;
按照一定比例配備輔助人員、勤雜人員及值夜班醫務人員數;
初步核算醫務人員總數;
例題:某醫務所連續10天的就診人數如下表所示,已知醫務人員接待每位病人的平均時間為15分鐘,醫務人員的時間利用率為85%。又知,按照一定比例配備輔助人員、勤雜人員各1人,同時考慮到醫務人員需要值夜班,再增加1名醫務人員。求:
(1)在保證95%可靠性(t=1.6)的前提下,該醫務所每天的就診人數上限。
(2)需要安排的醫務人員數量。
(1)根據十天內的就診統計數據,可求得每天的就診人數的均值和標準差
。
123(人次)
﹦8.47≈8(人次)
且已知保證95%可靠性前提下,﹦1.6
所以,醫務所每天就診人數的上限為:
+
×
﹦123+1.6×8﹦135.8≈136(人次)
(2)
除了必要的醫務人員外,還應該按照一定比例配備輔助人員和勤雜人員(此處各配備1人)。同時考慮到醫務人員需要值夜班,應再增加1名醫務人員,因此,該醫務所需要安排的醫務人員數量為:5+2+1=8人。
4.經濟評價。進一步確定經濟合理的醫務人員定員人數。要掌握以下資料:5類工時損失,確定最小值和最大值。
排隊論方法——工具保管員定員(詳見教材P34-35)
零基定員法——二、三線人員(2008.5單選)
原理:根據零基預算法(零基計劃法)的原理,打破常規,以崗位勞動量為依據,一切從零點開始,按工作負荷量和崗位負荷標準(系數)決定崗位設置,對工作量不飽和的崗位實行并崗或者由一人兼職兼崗,使定員水平趨于合理,勞動效率大幅度提高。
具體步驟:
按月核定各崗位工作量
核定各崗位工作量負荷系數
建立各崗位工作量負荷系數標準
初步核定定員人數
最關鍵環節:核定各崗位的工作任務量,可采用工時抽樣、工作日寫實等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