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抽樣又稱分類或分組抽樣,是將總體按與研究目的的有關的某一特性分為若干組,然后在每組內隨機抽取樣品組成樣本的方法。
由于對每組都有抽取,樣品在總體中分布均勻,更具代表性,特別適用于總體比較復雜的情況。如研究混凝土澆筑質量時,可以按生產班組分組、按澆筑時間(白天、黑夜;或季節)分組或按原材料供應商分組后,再在每組內隨機抽取個體。
等距抽樣又稱機械抽樣、系統抽樣,是將個體按某一特性排隊編號后均為n組,這時每組有K=N/n個個體,然后在第一組內隨機同取第一件樣品,以后每隔一定距離(K號)抽選出其余櫚組成樣本的方法。如在流水作業線上每生產100件產品抽出一件產品做樣品,直到抽出n件產品組成樣本。
★★考點70、整群抽樣和多階抽樣
整群抽樣一般是將總體按自然存在的狀態分為若干群,并從中抽取樣品群組成樣本,然后在中選群內進行全數檢驗的方法。如對原材料質量進行檢測,可按原包裝的箱、盒為群隨機抽取,對中選箱、盒做全數檢驗,每隔一定時間抽出一批產品進行全數檢驗等。
多階段抽樣又稱多級抽樣。多階段抽樣是將各種單階段抽樣方法結合使用,通過多次隨機抽樣來實現的抽樣方法。如檢驗鋼材、水泥等質量時,可以對總體按不同批次分為R群,從中隨機抽取r群,而后在中選的r群中的M個個體中隨機抽取m個個體,這就是整群抽樣與分層抽樣相結合的二階段抽樣,它的隨機性表現在群間和群內有兩次。
★★★★考點71、質量數據
質量數據是指由個體產品質量特性值組成的樣本(總體)的質量數據集,在統計上稱為變量。個體產品質量特性值稱變量值。根據質量數據的特點,可以將其分為計量值數據和計數值數據。
計量值數據是邊疆取值的數據,屬于連續型變量。其特點是在任意兩個數值之間都可以取精度較高一級的數值。它通常由測量得到,如重量、強度、幾何尺寸、標高、位移等。
計數值數據是只能按0,1,2……數列取值計數的數據,屬于離散型變量。它一般由計數得到。計數值數據又可分為計件值數據和計點值數據。
(1)計件值數據,表示具有某一質量標準的產品個數。如總體中合格品數、一級品數。
(2)計點值數據,表示個體(單件產品、單位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等)上的缺陷數、質量問題點數等。如檢驗鋼結構構件涂料涂裝質量時,構件表面的焊渣、焊疤、油污、毛刺的數量等。
★考點72算術平均數及其如何計算
算術平均數又稱均值,是消除個體之間個別偶然的差異,顯示出所有個體共性和數據一般水平的統計指標,它由所有數據計算得到,是數據的分布中心,對數據的代表性好。其計算公式如下。
(1)總體算術平均數μ。
=
式中 N——總體中個體數;
Xi——總體中第i個的個體質量特性值。
(2)樣本算術平均數(缺符號)
式中 n——樣本容量;
xi——樣本中第i個樣品的質量特性值。
★★★★考點73、極差、標準偏差、變異系數
極差是數據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是用數據變動的幅度來反映其分散狀況的特征值。極差計算簡單、使用方法,但粗略,數值僅受兩個極端值的影響,損失的質量信息多,不能反映中間數據的分布和波動規律,僅適用于小樣本。其計算公式為
R=xmax - xmin
標準偏差簡稱標準差或均方差,是個體數據與均值離差平方和的算術平均數的算術根,是大于0的正數。總體的標準差用σ表示;樣本的標準差用S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1)總體的標準偏差σ
(2)樣本的標準偏差S
(3)樣本的標準偏差S是總體標準差的σ的無偏估計。在樣本容易較大(n≥50)時,上式中的分母(n-1)可簡化為n.
變異系數又稱離散系數,是用標準差降以算術平均數得到的相對數。它表示數據的相對離散波動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CV =σ/μ(總體)
★考點74、統計調查表法
統計調查表法又稱統計調查分析法,它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在質量控制活動中,利用統計調查表收集數據,簡便靈活,便于整理,實用有效。它沒有固定格式,可根據需要和具體情況,設計出不同統計調查表。常用的如下。
(1)分項工程作業質量分布調查表。
(2)不合格項目調查表。
(3)不合格原因調查表。
(4)施工質量檢查評定用調查表等。
統計調查表往往同分層法結合起來應用,可以更好、更快地找出問題的原因,以便采取改進的措施。
★★★考點75、分層法及常用的分層標志
分層法又叫分類法,是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層標志如下。
(1)按操作班組或操作者分層。
(2)按使用機械設備型號分層。
(3)按操作方法分層。
(4)按原材料供應單位、供就時間或等級分層。
(5)按施工時間分層。
(6)按檢查手段、工作環境等分層。
★★★★考點76、排列圖法
排列圖法是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排列圖又叫帕累托圖或主次因素分析圖,它是由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連起來的直方形和一條曲線所組成,如下圖所示。
左側的縱坐標表示頻數,右側縱坐標表示累計頻率,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個因素或項目,按影響程度大小從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示意某個因素的影響大小。實際應用中,通常按累計頻率劃分為(0%~80%)、(80%~90%)、(90%~100%)三部分,與其對應的影響因素分別為A、B、C三類。A 類為主要因素,B類為次要因素,C類為一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