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牙隱裂(cracked tooth)
定義:未經治療的牙齒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長期作用而出現的臨床不易發現的細小裂紋——牙痛、 成年人牙劈裂而喪失
病因:
(1) 牙結構薄弱環節(內在條件):窩溝、釉板
(2) 牙尖過于陡峭(易感因素):牙尖斜面的存在使窩溝底部同時收到兩個方向相反的水平分力作用,即劈裂力的作用,牙尖斜度愈大,所產生的水平分力愈大
(3) 創傷性牙合力(致裂因素):窩溝底部劈裂力明顯增加 ——釉板向牙本質方向加深——裂紋向牙髓方向加深
(4) 溫度作用:在與牙合力關系較小的唇、頰側牙面上發生的裂紋與此有關
臨床表現:
(1) 好發牙位:好發于中老年患者的后牙咬合面, 以 上頜6(近中腭尖)最多見。上頜磨牙最多,其次是下頜磨牙和上頜前磨牙
(2) 常見主訴:長時間的咀嚼不適或咬合痛
(3) 隱裂位置:裂紋多與發育溝重疊,向一側或兩側延伸(近遠中),越過邊緣嵴達鄰面
(4) 較輕癥狀:冷熱刺激敏感和(或)咬合不適;較重:牙髓、根尖周病
(5) 隱裂患牙X線片:某部位牙周膜間隙加寬或無表現
牙隱裂分度
1.隱裂紋僅在釉質內,沒有臨床癥狀,裂紋不能染色。
2.隱裂紋達牙本質淺層時,裂紋處有牙本質過敏癥狀,染色淺。
3.隱裂紋達牙本質中、深層時,出現可復性牙髓炎或牙髓炎癥狀,裂紋染色明顯,可伴發齲損,咬楔測驗陽性。
4.隱裂紋達牙髓腔,出現牙髓炎,牙髓壞死或根尖周炎癥狀,裂紋染色明顯,咬合痛明顯。
5.患牙因隱裂而劈裂,可出現牙髓牙周聯合病變癥狀。
臨床檢查 :
(1) 探診:尖銳探針——裂隙處加壓或撬動 ——痛(較深裂紋)
(2) 叩診:各牙尖和各方向叩,叩痛顯著處 為隱裂所在位置
(3) 溫度測驗:患牙對冷敏感時,隱裂紋處最明顯
(4) 裂紋的染色檢查:染色藥物滲入隱裂,裂紋處染色較深
(5) 咬楔法:可疑牙咬棉簽,疼痛
(6) 透照法:用光導纖維照明器的光源透照牙齒,強光不能透過與光源垂直的牙折線
(7) X線:某部位的牙周膜間隙增寬,相應的硬骨板增寬或牙槽骨出現透射區;也可無任何表現
診斷:
(1) 病史和早期癥狀:較長期的咬合不適和咬在某一特殊部位時的劇烈疼痛
(2) 臨床檢查
(3) 凡出現上述癥狀而未發現患牙有深齲或深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過敏點 牙隱裂的可能
治療
(1) 對因治療:調牙合 ; 均衡全口牙合負擔:診治其他部位的牙齒疾病,修復缺失牙等
(2) 早期隱裂尚未波及牙髓:沿裂紋備洞,氫氧化鈣墊 底,光固化修復
(3) 對癥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做相應處理
(4) 防止劈裂:大量調磨牙尖斜面+帶環修復+樹脂充填+ 全冠修復
(5) 5度隱裂患牙根據牙位和劈裂位置,可做截根術、半切除術或拔除
4. 牙根縱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
定義:是指未經牙髓治療的牙齒根部硬組織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發生的平行于牙長軸的,溝通髓腔與牙周膜間隙的縱向裂紋。未波及牙冠。
牙髓治療后牙根縱裂:
(1) 無髓牙:脆性大,抗折力降低;根管預備時去除牙體組織過多,根充時垂直或側壓力過大;固位樁不合適(錐形樁)
(2) 早期可無癥狀,晚期出現牙周癥狀
病因:
(1) 慢性持續性的創傷牙合力:6最高,6次之
(2) 牙根發育缺陷:磨牙近中根多發
(3) 牙周組織的局部炎癥:牙槽骨的降低使臨床牙冠變長,改變了牙齒的受力支點,使牙齒更容易遭受咬合創傷;暴露在牙周袋內的牙根表面可發生吸收
(4) 無髓牙
臨床表現
(1) 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多以咬合不適或咀嚼疼痛就診
(2) 溫度刺激痛、自發痛、咀嚼痛、有的伴有牙齦反復腫脹和瘺管形成
(3) 患牙一般為承擔咬合力的主要牙齒,未做過牙髓治療,無齲,冷熱刺激敏感或疼痛等急、慢性牙髓炎癥狀;叩痛、松動,牙齦紅腫或捫痛,牙周袋,牙槽骨破壞
X線檢查:髓腔特有的X線片表現是診斷牙根縱裂的主要依據
(1) 縱裂牙根:根管影像從根尖部到根冠口長度不等的直線狀均勻增寬,晚期可見裂片從牙頸部斷裂分離或有移位
(2) 牙周組織:患根周圍牙周膜間隙增寬,局限性牙槽骨骨質疏松
治療
(1) 松動明顯的均拔除
(2) 無松動磨牙且牙周病變局限于裂縫處的,根管治療后行牙體半切除術或截根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