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內退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
個人辦理內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按辦理內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并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合并后,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標準,以余額為基數(shù)確定適用稅率,再將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減去費用扣除標準,按適用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例題·計算題】某人月薪2200元,于2009年3月辦理內退手續(xù)(比正常退休提前5年),取得一次性收入60000元。內退后,仍保留其原工資標準2200元,但不享受今后的漲薪,則其取得一次性收入當月應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計算過程:
①將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60000/(5年×12個月)=1000(元);
②與當月工資薪金合并找適用稅率:1000(平均結果)+2200(當月工資)-2000(生計費)=1200(元);適用10%的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25;
、塾卯斣率杖肟傤~扣生計費計算稅額:(60000+2200-2000)×10%-25=5995(元)。
4.解除勞動關系一次性補償收入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部分按規(guī)定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一次性收入時,按政府規(guī)定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可予以扣除。
企業(yè)按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宣告破產,企業(yè)職工從該破產企業(yè)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例題·計算題】2009年3月,某單位增效減員與在單位工作了10年的張三解除勞動關系,張三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10萬元,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20000元,則張三該項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儆嬎忝庹黝~=2萬元×3=6(萬元)
②按其工作年限平攤其應稅收入,即其工作多少年,就將應稅收入看作多少個月的工資,最后再推回全部應納稅額:
視同月應納稅所得額=(100000-60000)/10年-2000=2000(元)
、蹜{稅=(2000×10%-25)×10=175×10=1750(元)。
【例題·計算題】2009年3月,某單位增效減員與在單位工作了16年的李四解除勞動關系,李四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10萬元,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20000元,則李四該項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1300元,具體計算過程:
①計算免征額=2萬元×3=6(萬元)
②按其工作年限平攤其應稅收入,即其工作多少年,就將應稅收入看作多少個月的工資,但最多不能超過12個月,最后再推回全部應納稅額:視同月應納稅所得額=(100000-60000)/12年-2000=1333.33(元)
、蹜{稅=(1333.33×10%-25)×12=108.33×12=1300(元)
5.個人退職費(國家稅務總局已對此文件宣布失效或廢止,但教材未刪除)
符合規(guī)定的退職費屬于個人所得稅的免稅項目;但不符合規(guī)定的退職費應照章征稅。個人一次取得不符合規(guī)定的退職費收入的,可將其視為一次取得數(shù)月工資薪金,并以原每月工資薪金總額為標準,劃分為若干月份的工資。超過六個月的,按六個月計算。
6.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征稅方法
實施股票期權計劃企業(yè)授予該企業(yè)員工的股票期權所得,應按《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guī)定征收個人所得稅。
企業(yè)員工股票期權(以下簡稱股票期權)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授予本公司及其控股企業(yè)員工的一項權利,該權利允許被授權員工在未來時間內以某一特定價格購買本公司一定數(shù)量的股票。
上述“某一特定價格”被稱為“授予價”或“施權價”,即根據(jù)股票期權計劃可以購買股票的價格,一般為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市場價格或該價格的折扣價格,也可以是按照事先設定的計算方法約定的價格;“授予日”,也稱“授權日”,是指公司授予員工上述權利的日期;“行權”,也稱“執(zhí)行”,是指員工根據(jù)股票期權計劃選擇購買股票的過程;員工行使上述權利的當日為“行權日”,也稱“購買日
【特別說明】第一,對于公司雇員取得不可公開交易的股票期權與可公開交易的股票期權的計稅規(guī)定不同。第二,取得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所得可與當月取得的工資收入分別繳稅。也就是說,納稅人取得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所得不用并入當月取得的工資收入一并計算稅款,而是分別按規(guī)定計算個人所得稅。第三,單獨計算稅額公式的規(guī)定月份數(shù)是指員工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所得的境內工作期間月份數(shù),長于12個月的,按12個月計算。上述境內工作期間月份數(shù),包括為取得和行使股票期權而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的月份數(shù)。即在可行權以前必須履行工作義務的月份數(shù)。
【例題·計算】某企業(yè)員工小李月薪5000元,公司按照股權激勵計劃授予其股票期權(該期權不可公開交易),承諾小李在企業(yè)工作自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須履行工作義務8個月,則以每股1元的面值購買該企業(yè)股票20000股。2008年8月小李得到期權時不對此行為納稅;2009年3月小李行權時,該股票市價每股2.5元,小李月薪和行權所得都各自按照工資薪金納稅:
小李5000元月薪應納稅:(5000-2000)×15%-125=325(元)
小李股票行權所得應納稅:
應納稅所得額=20000×(2.5-1)=30000(元)
應單獨計算稅額=(30000/8×15%-125)×8=3500(元)
小李當月共繳納個人所得稅=325+3500=3825(元)
【例題·單選】中國公民潘某為外資企業(yè)工作人員,2008年全年被派往境外工作,每月工資12000元。2007年3月潘某獲得境外上市公司股票期權并在當年行權,2008年3月轉讓了該股票,取得轉讓凈所得500000元人民幣。按我國稅法規(guī)定,潘某2008年的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元。
A.15480 B.20640 C.62780 D.112780
[答案]D
[解析]2008年的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00×20%+[(12000-4800)×20%-375]×12=112780(萬元)。2007年潘某行權時,已按“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規(guī)定計算繳納過個人所得稅。2008年將行權后的股票再轉讓時,只需按獲得的高于購買日公平市場價的差額,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的規(guī)定,轉讓境外上市公司股票的,需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相關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