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勞務報酬所得的征稅問題
(一)勞務報酬所得的內容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獨立從事非雇傭的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y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的報酬所得。
【注意辨析】勞務報酬(獨立、非雇傭)與工資薪金(非獨立、雇傭)的差別。從任職受雇單位取得的所得是工資薪金所得(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等等特殊補助除外);個人獨立從事非雇用勞務活動取得的所得是勞務報酬所得。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按照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商品營銷活動中,企業(yè)和單位對營銷業(yè)績突出的非雇員以培訓班、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名義組織旅游活動,通過免收差旅費、旅游費對個人實行的營銷業(yè)績獎勵(包括實物、有價證券等),應根據所發(fā)生費用全額計入營銷人員當期的勞務收入,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并由提供上述費用的企業(yè)和單位代扣代繳。
(二)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
2.關于“次”的規(guī)定
勞務報酬所得,根據不同勞務項目的特點,分別規(guī)定為:
①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②屬于同一事項連續(xù)取得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適用稅率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但是,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實行加成征收。
【重要提示】(1)實施超額累進加征的依據的超2萬或5萬,指的是應納稅所得額而不是收入額。
(2)考生須記憶勞務報酬所得的稅率。
(四)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按次計稅: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
②每次收入額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
③每次收入的應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題·判斷】王某為國內一大學的著名教授,他經常到全國各地進行演講。七月,他在一大學就環(huán)保問題連續(xù)演講兩次,分別獲演講費3000元和5000元。因此,王某應繳個人所得稅1240元。(1998年)
[答案]×
[解析]考核考生對勞務報酬所得“次”的理解。勞務報酬所得,屬于同一事項連續(xù)取得的,應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則王某應納稅額=(3000+5000)×(1-20%)×20%=1280元。
【例題·計算】某演員一次獲得表演收入60000元,其應適用于加征5成的情況。
應納稅所得額=60000×(1-20%)=480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48000×30%-2000=12400(元)。
(五)勞務報酬所得為納稅人代付稅款(不含稅所得)的特殊計稅
代付稅款(不含稅所得)的計算公式
(1)不含稅收入額為3360元(即含稅收入額4000元)以下的: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800)÷(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2)不含稅收入額為3360元(即含稅收入額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1-稅率×(1-20%)]
或: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速算扣除數)×(1-20%)]÷換算系數
關于換算系數:
適用20%稅率的,換算系數=1-20%×(1-20%)=84%
適用30%稅率的,換算系數=1-30%×(1-20%)=76%
適用40%稅率的,換算系數=1-40%×(1-20%)=68%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單位為納稅人代付稅款,從單位角度看,意味著稅款部分也屬于勞務成本的一部分;從個人角度看,代付稅款的所得是稅后凈所得。代付稅款和代扣稅款的含義是不同的。
相關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