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3海南大學生村官《農村政策法規》復習要點匯總
1、森林、林木、林地的權屬:按照《森林法》第三條的規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權屬有三種形式,即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個人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
2、森林的種類:按照《森林法》第四條的規定,森林具體可以分為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五類。
3、我國林業建設的方針:“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具體內容大家看教材)
4、草原的權屬形式: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經濟組織等對于草原的使用權。
5、草畜平衡制度
草原載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時期內,一定草原面積上,在不影響草原生產力及保證家畜正常生長發育時,所能容納放牧家畜的數量。
落實草畜平衡制度,一方面要通過采取禁牧、休牧、劃區輪牧、牲畜舍飼圈養、提高牲畜出欄率等措施,減輕天然草原的放牧壓力,逐步恢復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人工草地、飼草飼料基地建設,不斷增加飼草供應量,并通過改良牲畜品種、優化畜群結構、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斷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牧民的增收。概括來講,就是應當從增草增畜、轉變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入手,從根本上扭轉超載過牧的局面,最終實現草畜平衡。
6、漁業:是捕撈、養殖和加工水生經濟動植物區的水產品的產業。
7、我國的漁業生產方針:《漁業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對漁業生產實行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并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針”。
8、漁業資源的增殖和保護:保護漁業資源,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是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任務!稘O業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充分體現了這一點:1、禁止性行為的規定。2、確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制度。水產種質資源是漁業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漁業法》第二十九條的有關規定,有益于水生動植物種群的繁衍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3、強調水生野生動植物的重點保護。4、漁業資源環境的保護
9、種子的含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規定:“本法所稱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和根、莖、苗、芽、葉等!
10、實行種子生產許可證制度定義:就是指生產商品種子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有有關種子管理機構核發的《種子生產許可證》,按照指定的作物種類、產地和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