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判斷題 |
第 6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10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11 頁:判斷解析題 |
第 13 頁:案例解析題 |
第 14 頁:數學運算 |
第 15 頁:選詞填空 |
第 16 頁:閱讀理解 |
第 17 頁:圖形推理 |
五、案例分析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每小題至少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號后選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閱讀下面資料,作答1-3題
甲省乙市K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為某企業向大氣排污超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于是K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該企業作出罰款二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1.如果該企業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可以向( )申請行政復議。
A.K縣人民代表大會 B.K縣人民法院
C.K縣人民政府 D.乙市人民法院
E.乙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答案】CE。解析:《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規定: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因為本題中罰款二萬元的行政處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由K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的,由《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可知應向其上一級主管部門,即乙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本級人民政府即k縣人民政府申請復議。正確答案為CE。
2.如果經復議后,復議機關認為該企業確實排污超標,而且造成社會危害較大,原罰款二萬元的行政處罰過輕,復議機關決定罰款五萬元,該企業對復議決定不服,還可以選擇的救濟途徑是( )。
A.向甲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B.向甲省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C.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E.向甲省人民代表大會申請行政復議
【答案】C。解析:《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所以該企業對復議決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正確答案為C。
3.如果最終確定該企業沒有違法行為,而對該企業的行政處罰被認定為違法行政行為,該企業要求行政賠償,應該由( )。
A.K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B.復議機關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C.K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復議機關共同賠償,承擔連帶責任
D.K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自己的行為給該企業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E.復議機關對因自己的行為加重企業損害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答案】DE。解析:行政賠償是指行政主體違法實施行政行為,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由國家承擔的一種賠償責任。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行政主體行使職權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該行政主體為賠償義務機關。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是共同賠償義務機關。本題正確答案為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