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11月10日深夜,杭州華星時代廣場的天貓總部大樓燈火通明,技術、物流、客服等各個部門全員到崗,3樓的一間辦公室里更是聚集了全國百余家媒體,大屏幕上投影著淘寶交易實時區域動態,數千萬用戶則在各自電腦前等候“雙十一”正式啟動。
零點剛過,數據顯示第1分鐘就有1000萬用戶登錄天貓,相當于北京市的一半人口同時涌進商場搶購。10分鐘過后支付寶的數據傳來,銷售額2.5億。
支付寶數據顯示,11日凌晨第1個小時,系統完成的付款筆數是598萬筆,是2011年的3倍多,“全世界還沒有哪一家非金融類第三方支付公司面臨過這樣的考驗,”支付寶相關人士說,昨天凌晨多家銀行的系統都因為用戶過多,出現無法登錄的情況,不過高峰期過后,支付寶和銀行網銀系統都很快恢復正常。
“雙十一”啟動后各項交易數據不斷對外發布,顯示國內網購買家驚人的消費能力--20分鐘內售出50000包紙尿褲、22分鐘內團購了5.5萬件黃金甲保暖內衣、1小時搶購了1萬多部iPhone系列手機、1小時40分鐘賣出了1000多瓶789元的五糧液陳釀。
相關評論
@李 克 強:像電子商務,比如:淘寶網,帶動了很多人就業。有很多人,加入了這個網,自己就等于是開了個小店,而且成本很低,不用租商鋪,就從網上就開了。當然,我們也要求要講誠信,他們也很注意。創業確實是不容易的,但是你可以看見,大家通過這樣推動是可以提供創業的機會。
@人民日報官微:雙十一,小心坑!細述了容易掉進去的幾大坑,坑一:打折之前,暗中抬價;坑二:人氣夠,特價缺貨;坑三:圖片天使,實物魔鬼;坑四:商品低價,運費坑人;坑五:最低價只是傳說……官微不忘提醒買家:及時截圖,保存證據!
@廣州日報魏英杰:對于雙十一購物節,我認為這種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營銷模式有悖于網上購物消費理念。只要動動鼠標,就能從千萬里之外購物,不用走出家門,就有人把商品送上門,這是網上購物有別于傳統銷售模式的巨大優勢。而如今,雙十一購物節卻人為制造集中消費點,讓無數消費者手握鼠標等網站“開閘放水”?梢婋p十一已經變味,有點像電商炫耀業績的數字牌坊。這種以拉低行業優勢為代價的營銷模式,其必要性值得思考。
模擬題
每年的雙11,都會引來一陣購物熱潮,有的買家甚至在雙11當天,購得上萬元的物品,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雙11本不是什么傳統或者西方的節日,本身也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但是,隨著社會的多元發展,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網絡文化對于現實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不斷加強,在這樣的環境中,雙11這個形、意俱全的日子,就從普普通通的一天變成了光棍節,而其所代表的一大部分群體,所蘊含的巨大市場也被嗅覺敏銳的商家發覺,成為他們擴大經營的對象。
在雙11到來前,商家就會開始大肆宣傳,針對消費者心理,打折促銷手段層出不窮,以此來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在雙11掀起購物的熱潮,甚至使得有些買家在雙11當天購得上萬元的物品。
對于雙11瘋狂購物的行為,首先這是十分不理智的,這種消費不受消費者本身的意志所控制,而是被商家以利益優惠所誘,被商家的心理攻勢所主導,導致這種不理智消費的產生。對于這種狀況, 身為消費者,我們要保持克制與冷靜,不應該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身為經營者,肯定不會真正的讓自己利益受到損失,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思考商家們所謂的打折、降價其背后所隱藏的利益鏈條。所以我們更要學會理性消費,合理消費,而不是盲目的隨大流。
特別在雙11期間,商家在大打打折牌的同時,總是附加著或多或少的霸王條款,例如不能退貨換貨,不參加質保,而在雙11強大的宣傳攻勢下,這些霸王條款往往被消費者所忽略,造成事后消費者權利被侵害而不能維權的情況。這就需要工商、消協等部門合力行動,對于這種侵犯消費者合法權利的行為予以制止、根除。消費者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理性消費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