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環境保護 環境治理 垃圾處理
【熱點材料】
材料一
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剛剛閉幕,李克強副總理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四個方面深刻闡述了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強調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關注2012年頭等實事兒,“PM2.5”成為熱搜詞之一。它已由一個專業名詞演變成治理環境污染的“代名詞”。目前,中國各地開始陸續進入監測和治理“PM2.5”的行動期,一場提升空氣質量的“攻堅戰”已經打響。
沒錯,上海、廣東、天津、山東等地已陸續啟動PM2.5的監測,江蘇提出計劃,實現PM2.5監測點的“全省覆蓋”。而北京市政府在承諾市民落實35件重要實事發布一周后,也開始了督察行動。
但涉及PM2.5的減排任務將更加艱巨。PM2.5主要來源于揚塵、燃煤和機動車污染。環境保護部總量司司長劉炳江曾表示,在對北京的工業源污染排查之后發現,目前機動車排放已經占據污染總排放的將近2/3。
“市民很難想到自己每天開車就是污染最大貢獻者。”一位環保民間組織的工作人員認為,必須調動大眾的積極性,讓每個人都承擔責任。
“好的空氣質量是治理出來的,而不是監測出來的!”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的這句話贏得不少認同。公眾也在期待,各級政府早日拿出有效治理措施,讓天更藍,讓藍天更多。
材料二
研究數據顯示,到“十二五”末,我國城鎮化率將突破50%,城鎮人口預計達到7億人,將首次超過鄉村人口。而城市垃圾處理是現代城市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中小城市的垃圾處理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統計,全國1/4的城市已基本沒有垃圾填埋堆放場地。垃圾圍城問題雖早就提出過,但一直沒得到有效解決,很多城市都在垃圾處理問題上走了彎路,當時只是簡單堆放、填埋,給日后發展埋下了隱患。堆積如山的垃圾如一顆巨型“炸彈”,潛伏在城市地下。因此,對正處于快速發展中的廣大中小城市,如果不解決好這個問題,將會使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變得步履維艱。
中國除縣城之外的668個城市中,有2/3的城市處于垃圾包圍之中,1/4已經無垃圾填埋堆放場地。全國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超過5億平方米,每年的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