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2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必須統籌處理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特別是要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效 防范經濟運行中的潛在風險放在宏觀調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經濟發展和運行趨勢變化,準確把 握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繼續完善 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大民生領域投人,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嚴格財政收支管理,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 理。貨幣政策要根據經濟運行情況,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 貸總量合理增長,優化信貸結構,發揮好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時化解潛在金融風險。財 政政策和信貸政策都要注重加強與產業政策的協調和配合,充分體現分類指導、有扶有控,繼續加大對 “三農”、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投入,繼續支持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 業、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建和續建項目、企業技術改造等。要加強預算管理,嚴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 財政支出。
(二)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努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要毫 不放松地抓好糧食生產,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糧食生產直接補貼,加大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 力度。要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要強化農產品全程質量安全管理,完善 儲運和市場體系,規范流通秩序,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要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小型農田水利 建設重點縣范圍,新建一批高標準農田。要堅持科教興農戰略,增強農業科技攻關和自主創新能力,加 快農業技術推廣。要深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抓好農村危舊房改造、環境整治、飲水安全、道路建 設和電網改造。要辦好農村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和農民受益水 平,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要落實好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和新10年扶貧開發綱 要。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步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 社,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產經營服務。
(三)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
一是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要合理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人群眾收入,拓寬和開發消 費領域,促進居民文化、旅游、健身、養老、家政等服務消費;加強城鄉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提高流通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強化監管和服務,堅決打擊商業欺詐、制假售假行為,讓廣大群眾放心消費、安全消費。 要保持適度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重點抓好在建和續建工程,確保國家已經批準開工的在建水利、鐵 路、重大裝備等項目資金需求。二是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知識產權保 護,促進產學研結合,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培育發展戰略 性新興產業,要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嚴格產業政策導 向,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兼并重組,推動產業布局合理化。要加快重點能源生產基地和輸送通道 建設,積極有序發展新能源。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要營造良好政策體制環境,建立公平、規 范、透明的市場準人標準。要加快壯大文化產業,推動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三是著力加強節能減排工 作。要嚴格目標責任和管理,完善評價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強化節能減排政策引導,加快建立節能減 排市場機制。要加強環境保護,重點抓好大氣、水體、重金屬、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要堅持建設性參與應 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和合作。四是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東部地區要更加自覺地率先轉變經濟發展 方式,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中西部地區要創新發展模式。要加強對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等老工業 基地發展的支持,切實改善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扎實推進援藏援疆 工作。要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推進發展,科學引導城市群發展。
(四)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要調整財政轉移支付結構,加強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要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和房產稅改革試點, 合理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全面改革資源稅制度,研究推進環境保護稅改革。要深化利率市場化 改革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培育面向小型微型 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機構。要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要完善原油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逐步理順煤電價 格關系。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行政管理體制、文化體制等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加快落實促進 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要保持外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出口平穩增長,推動出口 結構升級,加強和改進進口工作,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要引導外資到中西部地區投資,擴大服 務開放,擴大境外投資合作,積極防范境外投資風險。要深化國際合作,加強同周邊國家基礎設施的互 聯互通,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努力改善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