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社會上,有一個廣泛引述的“事實”,即全球收費公路總長約14萬公里,其中10萬公里在中國,占70%,據13家告訴公路上市公司的2011年年報顯示,平均毛利率達56.08%,同時,又有“權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告訴公路通行費全球最高。
近年來,我國民眾要求清理及取消告訴公路收費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期望和抱怨聲增多的背后是我國汽車消費量的快速增加。截至去年11月,我國汽車保有量達1.04億輛,其中“私家車”的保有量達到7748萬輛。新華網近日關于“現在完全取消收費公路是否可行”的調查顯示,22.3%的人認為“不可行,完全由財政投入或加重納稅人負擔”,而高達77.6%投票者認為“可行,公路屬于公共設施,應完全由財政投入。”雖然民眾對“免費路”的期待高,但交通運輸部的專家認為,目前全國收費公路2.32萬億元得債務總余額,全部由財政負擔,雖然有很大的壓力。
5.有評論認為“十一”黃金周高速公路的最主要賭因,是實行免費后收費站仍然實行攔車發卡收卡制度,沒有直接開閘放行。發放卡將長長的車流堵在收費站前后,“免費放行”本應有的疏通效應蕩然無存。
對此,有觀點提出,這種分析過于簡單,過于線性思維了。本次是第一次實行全面免費通行,這會增加多少客流量,目前僅僅是估計。為了給未來實行免費通行政策規劃奠定數據基礎,需要通過收卡和發卡的方式來對通行車輛進行統計。所以,收卡和發卡時必要的。此外,我們也必須看到,收卡發卡大概也就耽誤兩到三秒鐘。所以,如果說收卡發卡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了交通,但它肯定不是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
6.國慶長假高速公路實行免費,各條高速公路車輛猛增,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不和諧的場景,給調整公路節假日免費這一惠民政策的實施“添堵”。無論是滬寧高速,還是蘇嘉杭高速,都存在擁堵路段的應急車道被占的現象。應急車道被占后,給救援帶來了很多麻煩,在被堵的隊伍中,清障車也在里面排長隊。“前面的車壞了,要拖車,但我們也過不去。”一位清障車司機告訴記者,如果他們能早點過去把壞車挪走,都可能會更暢通些。按照規定,占用應急車道要罰款200元,但因為這個現象太過普通,交警早已管不過來了。
高速路發生擁堵時,一些司機不能耐心等候,亂插隊,亂超車,未保持安全車距,結果會更容易引起交通事故。這讓原來擁堵的路況雪上加霜。另外有的司機在路上亂開,不打轉向燈就快速換車道,致使后面車輛的司機措手不及。
7.據悉,春節、清明、勞動節、國慶節4個國家法定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如果取消收費,各路橋公司每年將減少200億元的收入。對此,大部分民眾拍手稱快,認為高速收費暴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減少3%-5%的收入只是九牛一毛。多數高速公路運營商則大倒苦水,稱高速行業雖然毛利高,但負債率也高,其凈資產回報率平均值低于其他行業。據統計,我國收費公路累計投資總額為3.65萬億元,到目前的債務余額為2.32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4%。“2.32萬億元是必須連本帶息歸還給投資方的。收取通行費就是為了還這筆錢。由于前期投資太大,投資額、利息、養護等費用開支巨大,高速公路運營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好賺。”一位高速公路運營商說。例如2011年重慶路橋資產負債率為66.5%,其2011年的利息支出高達2.02億元。高于3529.8萬元的主營業務成本。
8.有人建議,在收費站開足全部收費通道后,收費處仍出現車輛嚴重堵塞達平均200米以上的,應實施間歇性免費放行。建議人指出,目前高速公路等公路設立的收費站,主要是“收費還貸”或是征收城市增容費。但“公路”本身姓“公”,帶有公共服務性質,不能光看收費而忽視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因而,收費站擁堵時免費放行,是公共服務企業應該做的。這不僅僅是一種服務理念,更應成為一種制度。所以,這需要國家的主管部門制定統一的高速公路免費放行的規定。對于高速公路擁堵、公眾假期、春運期間、公路大修影響車速、嚴重交通事故、惡劣天氣等情況,都應實施收費站免單放行,用來承擔“沒有達到高速”或是暢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