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五、簡答題
1.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
2.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研究表明,小學兒童思維是一種過渡性思維,即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思維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根據小學兒童思維特點,如何進行教育與教學?
4.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
5.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扮演哪些角色?
6.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是什么?
7.教育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具備的一些特殊能力。它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8.簡述我國教育法體系的基本層次。
9.簡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10.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表1.鞏固復習與知識的保持
表2.三種識記方式的對比效果
五、簡答題
1.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
2.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研究表明,小學兒童思維是一種過渡性思維,即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思維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根據小學兒童思維特點,如何進行教育與教學?
4.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
5.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扮演哪些角色?
6.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是什么?
7.教育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具備的一些特殊能力。它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8.簡述我國教育法體系的基本層次。
9.簡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10.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表1.鞏固復習與知識的保持
鞏固復習情況
保持知識的數量(%)
過一天
過3-4天
過1個月
過2個月
過6個月
無鞏固復習
77
66
58
48
38
有鞏固復習
88
84
70
62
60
表2.三種識記方式的對比效果
組別
識記方式
實際效果
1
視覺識記
70
2
聽覺識記
60
3
視聽結合識記
86.3
表3.三種復習方式與識記成效比較
識記方式
效果
所需時間(分鐘)
20天后重現時平均所需提醒次數(次)
整體識記
8
4
部分識記
16
7
綜合識記
6
1.5
問題:
(1)根據表1回答,學生對知識的遺忘與時間有什么特點?
(2)根據表1、表2、表3回答,在教學中如何正確組織復習?
(3)結合實例,試述教育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
六、分析題
1.聯系實際,論述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2.簡析“羅森塔爾”效應(又稱“期望效應”)?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正確運用它?
七、閱讀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
材料:
對于學習,古人云:“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
對于教書,古人云:”有教無類”。
要求:結合上面兩句古語,自擬題目,寫一篇關于”教和學”的議論文。1200字左右古
《參考答案見下頁》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