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I部分選擇題 |
第 2 頁:第Ⅱ部分非選擇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
三.名詞解釋題
27.(P23)課:是教學的一個基本單位,指在一定的時間內,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達到教學目的。它包括三個要素,即一段時間、教師和學生及師生相互作用。
28.(P282)起點行為:指學習者學習技能開始前的狀況(準備狀況)。
29.(P281)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維主導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
30.(P398)智能不足兒童:是指具有在心智發展期間所顯著表現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與缺陷性的適應行為的兒童
31.(P395)稟賦優異兒童:凡智力測驗獲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測驗有突出表現者,或在創造性能力測驗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認為是稟賦優異的兒童。
四、簡答題
32.(P6-7)
(1)增加對學校教育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
(2)學校教育心理學知識是所有教師的專業基礎。
(3)有助于科學地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4)提供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基礎。
33.(P75-76)教學目標選擇的一般標準主要有以下幾條:
(1)價值性標準。
(2)可能性標準。
(3)低耗性標準。
(4)豐富性標準。
(5)就高性標準。
34.(P218-219)
(1)學習情境的相似性。
(2)學習材料的性質。
(3)學習活動的多樣性。
(4)原學習的熟練和理解程度。
(5)年齡特征。
(6)智力水平。
35.(P170-171)
(1)學習材料必須具備邏輯意義。
(2)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備適當的知識基礎。
(3)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36.(P374-375)
(1)課堂管理應以積極指導而不是消極防范為主。
(2)教育在先,獎懲在后,多獎少罰,反對“不教而誅”,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
(3)師生共同確定應當遵守的課堂規范。
(4)實行課堂民主管理,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態度。
(5)教師要掌握處理不良課堂行為的技巧。
(6)要盡量消除校內校外的不良影響因素。
五、論述題
37.(P385)可教性智能不足學生應有以下特殊的教學目標:
(1)習得社交技能。
(2)習得賴以謀生的職業技能。
(3)學會獨立、安逸的情緒反應。
(4)形成清潔衛生和保健習慣。
(5)學習基本課程,掌握讀、寫、算基本技能,以掌握必要的工具。
(6)學會正當娛樂,以利用閑暇。
(7)學會適應家庭生活,以扮演適當的家庭角色。
(8)形成起碼的集體活動能力。
在針對可教性智能不足學生教學時,應遵循以下特殊原則:
(1)不能再使學生遭受失敗。
(2)盡量即時強化。
(3)規定能完成的任務。
(4)有系統地揭示教材。
(5)小步子教學,必要時采用過度學習。
(6)注意提供個別指導。
38.(P477)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最起碼的,為教學所必需的評價的知識和能力:
(1)理解與清楚地表述教學和管理目標,懂得怎樣通過教學和管理活動達到目標,全面了解測量與評定的含義及評定對教學及管理的意義。
(2)理解有效測量和評定條件;明確自己在編制、選擇和使用測量工具時所扮演的角色。
(3)能自行編制日常教學使用的測驗,能適當地主持測驗并有效地使用測驗的結果,以便改進教學和管理之用;能選擇適當的標準化測驗。
(4)能編制、選擇與使用非測驗式的測驗工具。
(5)能綜合解釋測驗的分數和非測驗式測量的結果,作出評定。明確各種測驗的用途及限制。
(6)能根據評定的結果,改進自己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此外,對參與評價的人來說,還應有高尚的人格,應當使自己參與的評定工作合乎道德規范,不應使學生或教師感到高度焦慮,損傷他們的自尊心或引起惡性競爭。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