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計算
——稅款抵扣的方法
計算公式為:
1.當期銷項稅額的確定——銷售額的一般確定
銷項稅額:當期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依其銷售額和法定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款。其計算公式為:
當期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或當期銷項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1)銷售額的范圍:向購買方所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如手續費、違約金、包裝費、包裝物租金、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等)。
價外費用不包括:
①受托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費:承運者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貨方的;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的。
③符合條件的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④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2)計入銷售額中的價款和價外費用均為不含增值稅的金額。價外費用應視同含稅,換算為不含稅的金額計入到銷售額中。
增值稅專用發票中的“銷售額”一定為“不含稅銷售額”,直接計稅;
下列情況一定為“含稅銷售額”,需換算計稅:
①商場的“零售額”;
②普通發票中的“銷售額”;
③價外費用;
④逾期包裝物押金;
⑤混合銷售行為的銷售額。
換算公式為:(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13%或17%)
【例題·計算題】A公司和B公司均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A公司2012年6月有關增值稅計稅資料如下:向B公司出售一套機器設備,同時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其中,設備價款(不含稅)1200萬元,專有技術服務收費468萬元。生產該設備所用原材料、零部件的購入價(不含稅)600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要求:計算A公司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
[答疑編號5694040301]
『正確答案』當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200+468÷(1+17%)]×17%-600×17%=170(萬元)
(3)核定銷售額: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視同銷售行為無銷售額的,稅務機關依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
①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②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③組成計稅價格,公式如下: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例題·計算題】某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6月有關生產經營業務如下:
(1)銷售機器一批,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注明銷售額為10000元,稅額為1700元,另開出一張普通發票,收取包裝費234元;
(2)銷售三批同一規格、質量的貨物,每批各2000件,不含增值稅銷售價分別為每件200元、180元和60元。經稅務機關認定,第三批銷售價格每件60元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
(3)將自產的一批新產品3A牌外套300件作為福利發給本企業的職工。已知3A牌外套尚未投放市場,沒有同類外套銷售價格;每件外套成本600元。
要求:計算該企業當月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答疑編號5694040302]
『正確答案』
(1)業務1:銷售機器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234÷(1+17%)×17%=0.1734(萬元)
(2)業務2:銷售貨物增值稅銷項稅額=[200+180+(200+180)÷2]×2000×17%=19.38(萬元)
(3)業務3:該批外套增值稅銷項稅額=300×600×(1+10%)×17%=3.366(萬元)
(4)當月的增值稅銷項稅額=0.1734+19.38+3.366=22.9194(萬元)
(4)特殊業務的銷售額
①折扣銷售——商業折扣,按打折以后的實際售價來計算
【提示】上述折扣處理僅限于價格折扣;如果發生實物折扣按視同銷售中“無償贈送”處理。
②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
◆一般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
◆對金銀首飾以舊換新業務,可以按照銷售方實際收取的不含增值稅的全部價款征收增值稅。
【例題·計算題】某商場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7月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冰箱10臺,同時回收10臺舊冰箱,每臺收購金額為100元,取得現金凈收入為22400元。已知每臺新冰箱市場零售價格為2340元。
要求:計算此項業務的增值稅銷售額。
[答疑編號5694040303]
『正確答案』
此項業務增值稅銷售額=(22400+100×10)÷(1+17%)=20 000(元)
③還本銷售方式銷售貨物:銷售額就是貨物的銷售價格,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
④以物易物方式銷售貨物:以物易物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以各自發出的貨物核算銷售額并計算銷項稅額,以各自收到的貨物按規定核算購貨額并計算進項稅額。
⑤直銷方式銷售:直銷企業按照向直接收款方收取的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
(5)包裝物押金:
【解析1】押金不應混同于包裝物租金,包裝物租金在銷貨時,應作為價外費用并入銷售額計算銷項稅額。
【解析2】押金收取時,一般不用繳稅。即:單獨記賬核算的,且時間在1年以內,又未過期的,不并入銷售額,稅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如酒類產品包裝物押金)。
【解析3】押金逾期時,需要換算為不含稅價再并入銷售額征稅。
【例題·計算題】某白酒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6月銷售收入為321.7萬元(含稅),當月發出包裝物收取押金5.9萬元,當期逾期未歸還包裝物押金為15.82萬元。
要求:計算該企業當月銷項稅額。
[答疑編號5694040304]
『正確答案』當月銷項稅額=(321.7+5.9)÷(1+17%)×17%=47.6(萬元)
(6)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2.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負擔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抵扣方法 :
抵扣方法 | 具體內容 |
以票抵稅 | (1)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2)從海關取得的進口增值稅繳款書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
計算抵稅 | (1)外購免稅農產品:進項稅額=買價×13% (2)購進或者銷售貨物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支付運輸費用: 進項稅額=(運輸費用+建設基金)×7% 運輸費用:不包括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 |
【提示1】一般納稅人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抵扣。
【提示2】一般納稅人取得銷售方主管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屬于法定扣稅憑證,可以作為抵扣憑證。
關于計算抵稅:
【提示1】外購免稅農產品:
買價,包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在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價款和按規定繳納的煙葉稅。
【提示2】運輸費計算抵扣
范圍:外購貨物、銷售貨物
方向:支付運輸費用(不包括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
例外:不得計算抵扣的運費:①購買或銷售免稅貨物(購進免稅農業產品除外)所發生的運輸費用,不得計算抵扣進項稅額;②郵寄方式銷售、購買貨物所支付的郵寄費,不允許計算進行稅額抵扣;③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發票和國際貨物運輸發票,不得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例題·計算題】購進免稅農產品,收購價格是2000元,支付運輸企業運費100元,取得運費發票。
[答疑編號5694040305]
『正確答案』
可以抵扣的進項稅=2000×13%+100×7%=267(元)。
【提示3】增值稅扣稅憑證——4票,包括:
①增值稅專用發票
②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
③農產品收購發票和農產品銷售發票
④運輸費用結算單據
3.不予抵扣進項稅額項目:9項,已經抵扣的作進項轉出處理。
(1)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提示1】個人消費包括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
【提示2】納稅人新建、改建、擴建、修繕、裝飾不動產,均屬于不動產在建工程,即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2)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提示】非正常損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霉爛變質的損失。
(3)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4)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5)前4項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
(6)扣稅憑證不合格
(7)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的有( )。
A.購進生產用燃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
B.不合格產品耗用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
C.因管理不善被盜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
D.購進不動產耗用裝修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
[答疑編號5694040401]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選項A購進生產用燃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是可以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的;選項B不合格產品耗用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不是非正常損失,選項B不當選。
4.進項稅額轉出
已抵扣的進項稅額改變用途。
【提示1】理解增值稅原理:將來會產生銷項稅額的,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將來不可能產生銷項稅額的,其進項稅額不能抵扣。
【提示2】購進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不是視同銷售,不產生銷項稅額,其購進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在此應區別于自產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屬于視同銷售。
【提示3】購進的貨物用于不予抵扣進項稅額項目的(1)—(3),原抵扣過的進項稅額應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兩種方法計算進項稅轉出:
①現在成本×稅率;
②分不清的按下列公式計算: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與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與營業額合計
進項稅額轉出;
【例題·計算題】某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一般稅率17%,2012年6月有關生產經營業務如下:
(1)月初外購貨物一批,支付增值稅進項稅額24萬元,中下旬因管理不善,造成該批貨物一部分發生霉爛變質,經核實造成1/4損失;
(2)外購的動力燃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20萬元,一部分用于應稅項目,另一部分用于免稅項目,無法分開核算;
(3)銷售應稅貨物取得不含增值稅銷售額700萬元,銷售免稅貨物取得銷售額300萬元。
要求:計算該企業當月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答疑編號5694040402]
『正確答案』
(1)外購貨物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24-24÷4=24-6=18(萬元)
(2)銷售貨物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20-20×300÷(700+300)=14(萬元)
(3)當月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18+14=32(萬元)
5.進項稅額抵扣期限的規定
一般納稅人取得以下3種抵扣憑證,應在開具之日起180日內到稅務機關辦理認證,并在認證通過的次月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1)增值稅專用發票;(2)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統一發票;(3)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
【例題·教材例4-8】某小五金制造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11月發生經濟業務如下:
(1)購進一批原材料,取得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50萬元,增值稅為8. 5萬元。取得運輸普通發票注明的運費2萬元,保管費0. 1萬元,裝卸費0. 2萬元;
(2)接受其他企業投資轉入材料一批,取得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17萬元
(3)購進低值易耗品,取得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6萬元,增值稅為1. 02萬元;
(4)銷售產品一批,取得不含稅銷售額200萬元,另外收取包裝物租金 1. 17萬元;
(5)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產品,新產品含稅售價為8. 19萬元,舊產品作價2萬元;
(6)因倉庫管理不善,上月購進的一批工具被盜,該批工具的采購成本為8萬元。
計算該企業當月應納增值稅稅額。
[答疑編號5694040403]
『答案解析』
(1)進項稅額=8.5+2×7%+17+1.02 =26. 66(萬元)
(2)銷項稅額=200×17%+1.17÷(1+17%)×17%+8.19÷(1+17%)×17%=34+0.17+1.19=35.36(萬元)
(3)進項稅轉出=8×17% =1.36(萬元)
(4)應納增值稅稅額=35.36-26.66 + 1.36 = 10. 06(萬元)
(二)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3%)×3%
【提示1】小規模納稅人的界定。
【提示2】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收取的銷售額(包括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價稅合計金額,必須換算為不含稅銷售額。
【提示3】小規模納稅人外購貨物即使取得專用發票,也不做進項稅額處理。
【提示4】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3%。
【例題·教材例4-9】某商店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2012年9月銷售商品,取得含稅收入5.15萬元;將外購的一批商品無償捐贈給某慈善機構,該批商品的含稅價格為1. 03萬元;購進商品支付貨款(含增值稅)2.06萬元。已知征收率為 3%。
計算該商店當月應納增值稅稅額。
[答疑編號5694040404]
『答案解析』
應納增值稅稅額=5.15÷(1+3%)×3%+1.03÷(1+3%)×3%=0.18(萬元)
(三)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1)如果進口的貨物不征消費稅,則上述公式中的組成計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額
(2)如果進口的貨物應征消費稅,則上述公式中的組成計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提示1】進口環節計算增值稅時,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提示2】進口環節繳納的增值稅,可以作為進項稅額以票抵扣(特殊貨物除外)。
【例題·計算題】某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3月從國外進口一批原材料,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為100萬元,該批原材料分別按10%和17%的稅率向海關繳納了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并取得了相關完稅憑證。該批原材料當月加工成產品后全部在國內銷售,取得銷售收入200萬元(不含增值稅),同時支付運輸費8萬元(取得運費發票)。已知該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
要求:計算該企業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
[答疑編號5694040405]
『正確答案』
(1)進口原材料的應納增值稅稅額=(100+100×10%)×17%=18.7(萬元)
(2)境內銷售環節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18.7+8×7%=19.26(萬元)
(3)應納增值稅稅額=200×17%-19.26=14.74(萬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