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本章框架 |
第 3 頁:第一節 貨幣資金 |
第 8 頁:第二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
第 17 頁:第三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
第 22 頁:第四節 存貨 |
第 40 頁: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 |
第 48 頁:第六節 固定資產及投資性房地產 |
第 68 頁:第七節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
(三)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日常工作中,企業發出的存貨,可以按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計劃成本核算。如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會計期末應調整為實際成本。
在實際成本核算方式下,企業可以采用的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1.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是把每一種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基礎。
【例1-26】甲公司2008年5月D商品的收入、發出及購進單位成本如表1-2所示。
表1-2 D商品購銷明細賬 單位:元
日期 |
摘要 |
收入 |
發出 |
結存 | |||||||
月 |
日 |
數量 |
單價 |
金額 |
數量 |
單價 |
金額 |
數量 |
單價 |
金額 | |
5 |
1 |
期初余額 |
|
|
|
|
|
|
150 |
10 |
1500 |
|
5 |
購入 |
100 |
12 |
1200 |
|
|
|
250 |
|
|
|
11 |
銷售 |
|
|
200 |
|
|
50 |
|
| |
|
16 |
購入 |
200 |
14 |
2800 |
|
|
|
250 |
|
|
|
20 |
銷售 |
|
|
100 |
|
|
150 |
|
| |
|
23 |
購入 |
100 |
15 |
1500 |
|
|
|
250 |
|
|
|
27 |
銷售 |
|
|
100 |
|
|
150 |
|
| |
|
30 |
本期合計 |
400 |
- |
5500 |
400 |
- |
|
150 |
|
|
假設經過具體辨認,本期發出存貨的單位成本如下:5月11日發出的200件存貨中,100件系期初結存存貨。單位成本為10元,100件作為5日購入存貨,單位成本為12元;5月20日發出的100件存貨系16日購入,單位成本為14元;5月27日發出的100件存貨中,50件為期初結存,單位成本為10元,50件為23日購入,單位成本為15元。
則按照個別認定法,甲公司5月份D商品收入、發出與結存情況如表1-3所示。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購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例1-28】在【例1-27】中,假設甲公司采用加權平均法,則5月份D商品的平均單位成本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