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為了適應不斷改變著的內外界環境并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人體必須依賴于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相互配合和調控,使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協調一致,共同擔負起機體的代謝、生長、發育、生殖、運動、衰老和病態等生命現象。
內分泌系統除其固有的內分泌腺(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性腺和胰島)外,尚有分布在心血管、胃腸、腎、脂肪組織、腦(尤其下丘腦)的內分泌組織和細胞。它們所分泌的激素,可通過血液傳遞(內分泌),也可通過細胞外液局部或鄰近傳遞(旁分泌),乃至所分泌的物質直接作用于自身細胞(自分泌),更有細胞內的化學物直接作用在自身細胞稱為胞內分泌(intracrinc)。
內分泌系統輔助神經系統將體液性信息物質傳遞到全身各靶細胞,發揮其對細胞的生物作用。激素要在細胞發揮作用必須具有識別微量激素的受體,并在與激素結合后,改變受休的立體構象,進而通過第二信使在細胞內進行信號放大和轉導,促進蛋白合成和酶促反應,表達其生物學活性。
對內分泌學的認識,經歷了幾個階段:
①腺體內分泌學研究:將內分泌腺切除,觀察切除前、后的,L理生化改變以及激素補充后的恢復情況,豐富了對各個內分泌腺的認識。
②組織內分泌學研究:激素的提純及其抗體制備,經放射免疫測定,奠定了微量激素測定的特異性和高度敏感性,HI此又推動了微量檢測技術的發展,使微量激素可精確測定。免疫熒光顯微技術利用抗體與細胞表面或內部高分子(抗原)的特異性結合,對進行定位研究有積極意義,如胰島β細胞分泌顆粒的胞吐(exocytosis)的研究。
③分子內分泌學研究:目前內分泌學的研究已從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平研究,通過激素基因、受休克隆、基因表達、轉錄和翻譯的調控、基因點突變、基因缺失和敲除、基因插入的研究,探討激素作用機制、細胞內信號放大與轉錄以及細胞代謝、增生、分化、凋亡等熱點。國內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合成激素及其類似物,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造福人類。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