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預 后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因此其轉歸和預后也很不一致,經有關文獻對患者的長期隨訪報道,預后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重型或暴發型病毒性心肌炎
患者起病急,病勢兇險,往 往1個月內會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持續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發作,阿一斯綜合征,急性心包炎或急性腎功能衰竭等表 現,可引起猝死或因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率報道為5%~20%,嬰 幼兒中有時可高達50%。急性期存活者中,部分病人可能持續遺 留射血分數及心電圖異常,少數人若干年后可能出現“擴張型心肌病”的表現,因進行性心臟擴大,頑固性心力衰竭而死亡。但如治 療及時和得當,大部分患者還是可以恢復的,即使出現病情反復者 如注意治療,心功能也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或改善。
2.輕、中型病毒性心肌炎
這類患者預后較好,雖然急性期 可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經治療后一般能較快恢復,有的甚至未經特殊治療也能恢復,少數患者恢復后可能仍遺留有部分心電圖異 常,但隨著時間推移可逐漸減輕或消失,即使長時間遺留少量期前 收縮也并不影響生活與工作。極個別亞臨床型患者,經一段無癥狀期或病情反復,可能發展為“擴張型心肌病”,但這方面的證據還 不足,報道的發生率差別也很大。
3.慢性心肌炎或心肌炎后擴張型心肌病
指急性或隱匿起病后病情繼續發展,出現心臟逐漸擴大,心功能緩慢惡化,或癥狀反復發作、時隱時現,最終導致擴張型心肌病表現者。發生率約占10%。患者經心內膜心肌組織活檢證實多有病毒感染或心肌炎活動的證據,治療效果不顯著。另據報道少數擴張型心肌病的表現也可出現在急性心肌炎治愈多年后。慢性心肌炎或心肌炎后擴張型心肌病的病人若在發病6~8個月后仍有左室射血分數持續低下則提示預后較差。這些病人中約有40%~50%的患者射血分數可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他們的預后較好,如果短時間內心功能出現進行性下降,多提示預后較一般的慢性心肌炎差得多。
4.兒童病毒性心肌炎
我國資料顯示這類病人大多數經適當治療后均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病死率不高。病死者多為年齡小的新生兒或嬰幼兒,死因多為嚴重并發癥。約30%~40%的人可遺留各種心律失常,但大部分均能經調理慢慢消失,個別竇性心動過緩、電軸偏移或I度房室傳導阻滯長期存在。轉為慢性心肌炎或將來成為擴張型心肌病的患者的人數缺乏統計學資料。遺留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者與治療不當,恢復期沒有注意休息有關。
例題:
[1]判斷急性心肌梗死面積最有價值的是 ( )
A、血清磷酸肌酶增高程度
B、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增高程度
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程度
D、乳酸脫氫酶(LDH)增高的程度
E、乳酸脫氫酶同工酶(LDH1)增高的程度
[2]下列哪項不是縮窄性心包炎的癥狀或體征 ( )
A、勞力性呼吸困難
B、食欲不振,上腹部脹滿或疼痛
C、乏力,運動耐量下降
D、脈壓增大
E、心包叩擊音
[3]男,70歲。突然暈厥,查體神志淡漠,血壓90/60mmHg,心率38次/分,四肢濕冷,心電圖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首選治療為 ( )
A、異丙腎上腺素靜脈滴注
B、安裝臨時心臟起搏器
C、阿托品靜脈滴注
D、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
E、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參考答案
[1] 答案C [2] 答案D [3] 答案B
相關推薦: